第二节 共青团 一、团的组织
1956年,农场建立团组织。当时有团支部17个。
1957年5月成立团的工作委员会。6月改为团委。在总场党委和政治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
作。年底已建立团的基层工作委员会5个,基层团支部21个,拥有团员486名。
1958年至1959年,大批复转官兵和山东支援边疆建设青年来场,团的组织和青年工作,有
了较大的发展。全场建立团总支9 个,基层团支部发展到84个。1959年7月由王建威担任了专
职团委书记。
1960年,召开第一次团代会,团组织有了进一步发展,全场团总支发展到11个,团支部98
个,当年发展团员414名。团员占青年中的比例不断增大,做为农业生产主力军的机务战线,
当时有青年934名,其中团员403名。
1961年,总场团委改为团总支委员会,撤销了各分场团的工作委员会,团总支书记由农场
党委副书记兼任,配备了一名专职副书记,主持团的工作。
1967年至1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团组织活动停止。
1969年经过整顿总场建立了团工委,各分场也普遍建立了相应的组织。
1974年,全团建立团工委12个,年底又改为团委和总支。这时全场有125个支部,4478名
团员。
1978年农场党委为加强团的组织机构建设,总场团委办公室配齐了4名工作人员。
1981年,开展了“做一个合格的共青团员”教育活动,被管局评为先进团委。
1982年,在青少年中普遍进行了“三热爱”教育。开展了文明礼貌月活动。团委在编两人。
1983年,结合年终总结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组织整顿,年底被评为管局先进团委。
1984年,团委为了加强宣传工作,及时交流团的工作经验。主办了《团的通讯》,共出9
期,根据团干部成份新的特点,成立业余团校,聘请了21名同志兼团课教员,这千年还开展了
“推荐优秀团员入党”活动。
1985年,全场建立团委21个,团支部241个。拥有团员5032名,当年发展团员359 名。这
一年开展了勤劳致富、科学致富“金鹿”奖竞赛。
二、团的活动
1956年,重点进行了热爱农场,扎根边疆的思想教育,1958年,有201名团员、青年受到
分场、总场、铁道兵农垦局的表彰或奖励。1963年,开展“创四好团支部”、“五好团员”、
“五好青年集体”的活动,年底全场评出优秀团支部17个,先进青年 292名。1964年评选出
“五好”团支部两个、“五好”青年职工135名。
1966年,总场医院团支部、二分场一队团支部、一分场场直团支部受到了东北农垦总局的
通报表彰。
1969年恢复团的活动后,主要进行了革命理想前途、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晚婚教育。截至
1974年底,9 ,000多名青年中,有近4000名青年被师、团授予先进工作(生产)者光荣称号。
有3名青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1978年共青团组织开展了“争当新长征突击手”和“岗位练兵”活动。在城市知识青年陆
续返城,农场职工子女就业逐年增多情况下,进行了热爱本职工作,热爱边疆,热爱农场,安
心边疆建设为内容的思想教育。
根据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团委在组织“突击手”活动中,还根据青年特点,在各行各
业中开展了“增产节约”、“十能手竞赛”活动。1979年五分场修配所青年工程师方瑜被誉为
全国青年突击手和黑龙江省青年突击手标兵。
结合新婚姻法的公布,进行了晚婚和节俭办婚事的教育。并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广泛
开展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进行了“四项基本原则”、“共产主义道德”、
“民主和法制”的教育。
党的十二大召开以后,围绕农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文明礼貌月活动,开展了学
雷锋、树新风“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友谊农场一分场失火受灾后,场团委号召团员青年发
扬阶级友爱精神,开展救灾捐献活动,共捐款9 ,500余元,粮票21, 700多斤,布票5,714
尺。
1983年响应中央号召,在全场开展了向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同志学习的活动。
1983年至1985年响应胡耀邦总书记和团中央号召,在全场青少年中开展了“采集草种树种
为改变甘肃面貌做贡献”的活动。三年来共采集草种树种35,648.5斤,是上级交给我场青少
年任务的4倍。因此,受到了黑龙江省的表彰,农垦总局团委授予红旗单位荣誉称号。(详情
见附表)。
同时组织读书演讲活动,在全场青少年中广泛开展读书答题竞赛,普遍阅读了《政治理论》、
《自然科学》、《历史知识》等十五部书籍,8个团委22个支部、 152人,在读书竞赛中获奖,
68人参加了演讲团,演讲16场次,听众近2万人次。
三、少先队
农场成立共青团工作委员会不久,就建立少先队组织。1961年,在第二次团代会上,强调
了把少先队组织建设列为共青团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
“文化革命”期间,“红卫兵”、“红小兵”取代少先队组织。
1978年各学校又恢复了少先队组织,总场团委设专人负责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每年定
期培训少先队辅导员两次。对工作突出的少先队辅导员和少先队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1982年6月,根据共青团中央的要求,全场实现了在校适令儿童全体加入了少先队组织。
1983年统计,全场小学少先队组织62个,中学少先队组织7个,共有少先队员5629名,辅
导员202员,其中大队辅导员40名,含专职辅导员3名,中队辅导员148名,校外辅导员14名。
1984年,为了加强对学校少先队工作的系统领导,于3月成立了学校少先队工作委员会,
4月学校少先队委员会向全场青少年学生发出了“爱祖国、救国宝——大熊猫”的倡议。仅在
十天时间内,就有近万名青少年参加了捐献,共收捐款1447.26元;8月1日又组织了少年集
体舞“雏燕”争飞赛。559 名儿童参加了比赛。通过比赛评出了14名优秀教练员和26名优秀少
先队员,表彰奖励了一批优秀少先队、中、小队和一批优秀辅导员、优秀少先队员。
1985年,在学校团组织中开展了“我的老师”征文活动,收到征文稿件130篇。评出一等
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0篇。
年终表彰了优秀少先队13个,优秀辅导员13名,优秀少先队员59名。
部分年份团组织、青年、少年儿童发展情况
单位:人
团员、青年受表彰奖励情况(1970~1985年)
单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