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红军战士

第二十五章 名人

第一节 红军战士


杨 培 君

杨培君,原名杨昌云,男,1909年生,四川省通江市,家庭出身贫农,汉族,初中文化,
共产党员。
杨培君同志1933年1月在通江自愿入伍,同年6月在红四方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总支书记、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铁道兵
后勤部副政委。获抗美援朝三级国际勋章、八一勋章、解放勋章。
1957年12月来垦区任八五三农场党委书记。1961年调任牡丹江农垦局副局长、副书记,后
又调任鹤岗市副市长,农牧渔业部生产局顾问。
王朝吉王朝吉,男,1922年6月生,四川省万元县铁矿乡,家庭出身贫农,汉族,高小文
化,共产党员。1932年2月参加红军,1942年入党。在部队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
长。他参加过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曾先后荣立二等功一
次,三等功三次。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1956年从铁道兵八五O 一部队转业来到密山农垦局任秘书科科长,同年10月调任八五一一
大队任副大队长。八五三农场建立后任二分场副场长、总场副场长。1972年1月到河南洛阳定
居。

   王 诚 忠

王诚忠,男,1915年9 月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大云村的一个雇农家庭。4岁时父母双亡,
家中一无所有。童、少年时靠给地主放牛、帮工维持生活。
1933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在红四军历
任勤务员、通讯员、连长。参加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战斗。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
军驻西安办事处押运员、中共农委会通讯班长、中央管理局直属党委收发小组长。解放战争时
期,在华东野战军历任副营长、营长、大队长;在莱芜战斗和孟良崮战斗中担任突击营指挥,
圆满完成了战斗任务。全国解放后,历任团正、副参谋长,市公安大队副大队长,中国人民志
愿军铁道兵师后勤处副处长、副团长等职。
1956年8月,从铁道兵6师27团(驻军福建省永安县)转业来到八五三农场。初任06大队
大队长(06大队是铁道兵6师复转官兵组成的)。组建八五三农场时,王诚忠同志被任命为一
分场场长;1960年6月调内蒙呼盟垦区组建新农场,任副场长。1963年3月调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任23团副团长、师粮油加工厂厂长。
王诚忠同志在长期革命工作中,积劳成疾,并多年带病坚持工作。1973年3月 25日因脑
溢血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逝世,终年58岁。

   韩 应 魁

韩应魁,男,1922年11月生于山西省灵石县泊泊村,家庭出身贫农,汉族,小学文化。原
在二分场四队工作,1984年4月离休,现居总场部。
韩应魁同志于1936年3月参加红军。在延安期间,他在团中央当勤务员;在中央党校、中
国女子大学、中央保育院、军委保育院当通信员,在中央地质部当过办事员。
1958年1月从中央地质部干部学校来到八五三农场。
在农场28年,他孤单一人默默无闻的伐木、种地。在二分场四队晚上看晒场长达18年之久,
没有人知道他是红军战士。1982年才被组织发现,给他从农工四级定为行政17级,并在总场建
了房子,从河北接来了家属,在农场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