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最高的荣誉
第三节 最高的荣誉
农场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从籍贯上看,除了西藏和台湾省外,其它各省市都有,共有十七
种民族,以汉族为主。年令大部分在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多数具有初中文化。思想、作风都
保持和发扬了我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五分场实际上只是在封冻后搭起来几栋马架子运进一部
分种子和口粮,春化后没有道路,与总场隔绝,分配去五分场的同志们,肩扛背包、皮箱、自
行车,徒步跋涉九十华里的山林、沼泽才能到达目的地。但大家的情绪很高,放下行李就动手
搭马架安排住处。大马架能住几十人,都是用树棍荆条绑扎的对面大通铺。室内外都是稀泥臭
水,又没有水鞋,人们从起床到晚睡,整天跐在冰冷的泥汤里。六、七月份断了口粮,场长姜
瑞元同志亲自组织各分场的人员背送,他本人亲自带了一包食盐,对大家鼓舞很大。
四分场同样没有道路,运输也十分困难,一九五八年七月,正是开荒的黄金季节,拖拉机
断油了,总场调拨给四分场的油料堆在一分场六队的老渡口处运不进去。分场决定组织人力沿
宝清河顺水推运。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来场的共产党员罗海荣忍着自己关节炎疼痛,主动参
加运油队,宝清河弯弯曲曲,寒柳丛生,盘根错节。不仅深浅莫测,由于浓荫覆盖,水温很低,
在运油中,罗海荣为了别人安全自己断后,结果不幸被淹身亡,在追悼会上大家才知道其爱人
已怀孕三个多月了。罗海荣同志为工作也没有顾及这些。河西的一队离分场部仅七百多米,来
往行人得用船摆渡很不方便,分场决定修架一座大桥,于一九六一年七月一日组织大会战,二
十四岁的董学勤同志在齐胸深的凉水中连续劳动十多个小时,被同志们扶上岸时却昏迷了过去,
事后才知道她有严重妇科病,送院后,终因劳累过渡救治无效而逝世。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一日,
在“龙口夺粮”的麦收季节。002号收割机的塔形齿轮坏了,收割机手、山东支边青年共青团
员张德信紧张劳累了一天一夜后,又同郭桂涵同志俩人日夜兼程二百多里,从二分场修配所找
来了新齿轮。在带着齿轮泅渡宝清河时。终因劳累过度、气力耗尽而被淹亡。
垦荒战士们就是这样用顽强拚搏精神,战胜了各种困难,谱写了垦荒史上的新篇章。开发
雁窝岛的英雄事迹被写成文章,收入课本,电影《北大荒人》和作家林子写的长篇小说《雁飞
塞北》就是以此为素材的。国家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董必武同志,于一九六一年亲笔题写了
“雁窝岛”三个字。
从一九五八年至五九年,农场的各项事业得到全面、迅速发展,为了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五八年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站、气象站,五九年九月又在范家林子新建了六分场,为适应农业机
械化需要,成立农业机械修配厂;共建成三十个农业生产队。耕地面积由一九五七年的二十一
万八千余亩,五九年增加到四十二万八千余亩。粮豆总产量由二千五百一十吨,增加到二万三
千七百四十吨。
工副生产从五八年开始,建起了粮油加工厂,酒厂以及建材所需的红砖、白灰、锯材等生
产,工农业总产值由五七年的一百六十七万元,五九年增长到一千零伍万元,五九年上交粮豆
一万三千五百七十九吨。其中出口大豆八千九百一十吨,商品率达56.9%。
其它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都有较大发展。
一九五九年被评为全国农垦战线建设社会主义先进集体,党委副书记葛紫东同志作为代表
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大会授予我场的锦旗上写着:“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
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人民日报还同时发表了《苦战三年、荒原变乐园》介绍八五三农场事迹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