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严重的自然灾害

第二十九章 严峻考验

第一节 严重的自然灾害


一九五九年的“埋汰秋”不仅使大田减收,而更重要的是影响了秋翻地,给第二年的播种
造成被动。
一九六○年春季,更是阴雨连绵,从四月到六月正是播种季节,降雨四十二天,达272.3
公厘,比历年同期多116.8公厘。当时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一片干,土地泥泞,机车爬窝,
播种机瘫痪,五铧犁下陷,园盘耙不转”。
为了抢播,动员人力用木棍儿扎眼点播大豆,播种高产期本来在五月二十日前,结果播期
下延了一个多月,到六月下旬才播了二十万余亩,完成应播面积的54%。
以后,又受到了风灾、雹灾、虫灾、兽灾的袭击。一九六一年又遭到春涝、夏旱、秋“埋
汰”的天时,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给生产造成很大困难,虽然农场党委组织动员全场干部、工
人“抗涝救灾”,“与水争地、向天夺粮”,但终因灾害重,又持续时间长,人们付出了高昂
的劳动代价,收获却是了了无几。
农场党委在领导群众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中开展了双革(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
仅据一九六○年不完全统计,全场改革项目达四百零二个计七百零五件,这些改革在抗灾
抢播中起到了显著作用,宽幅开荒犁不仅涝年能开荒,而且对沼泽地开荒有长远效益;机犁的
船形轻便爬犁防陷改装,解决了阴雨、湿地的翻地(此法只能在二荒地,撩荒地用,否则会破
坏土壤)开荒;五铧犁改三铧犁起垄配合人工点播,在当时既提高工效,又保证质量。
在同自然作斗争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耕作上采取了一系列应便措施:①调整了作物比
例以利换茬,秋翻和劳动力的均衡使用。②排开播期,错开管收。③合理换茬,综合灭草。④
积极伏、秋翻,春活早做。⑤充分发挥机械作用,狠抓苗耙、中耕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