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小结
八五三农场的建立是不容易的。这里土地湿涝、交通不便、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生
活异常艰苦,如果不是有组织、有纪律、有觉悟、又具有顽强刻苦精神的铁道兵和来自全国陆
海空三军的转业复员人员,农场的建立与巩固是不可能的。从踏查建点到开荒打粮,每一寸土
地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潜水挂钩”、从“大酱缸”拉车,何止是开发雁窝岛,不仅扩建的
五分场、六分场开荒陷车的现象屡见不鲜,就是地形较高的一、二、三分场后来扩建的一些队,
开荒时没有不陷车的。沼泽地的水,一要兴修水利,上截下疏,二要等破开千年的积腐植被后,
地表水才能蒸发。要怕陷车就不能开荒。作业条件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生活上,边疆的特殊条件,加上自然灾害和左倾思想的影响,职工群众曾一度饥不饱腹,
寒无暖室,野外作业无安全保障。广大转业、复员官兵不愧为我党我军和我们民族的优秀儿女,
他们南征北战,身负彩伤,屡建战功却不以功自居;他们离开闹市,来到边陲,吃野菜、宿茅
屋,生活艰苦却以为荣;他们把青春和毕生精力献给人民,有时还要遭受不白之冤却无怨意,
团结带领全场职工,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抗严寒、战灾害,建起了大型机械化农场。
在跟涝灾和经济困难作斗争中,农场发动群众开展“双革”活动,改革了生产工具,改进
了耕作方法,提高了抗灾的应变能力,证明科技就是生产力这个基本原理;同时总结了经验教
训,纠正了某些左倾错误,改善了经营管理,从而调整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
而生产经营情况,从根本上得到好转,为农场以后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五边方针(边开荒、边生产、边积累、边扩大、边建设),在当时国民经济还处于困难时
期,肯定有它正确的一面,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能把各方面的条件创建好了之后再开荒生产。
但边疆、严寒地区、沼泽涝湿,没有起码的生活保证,对人的身体摧残性很大,加上左倾思想
的影响,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未能使农场建设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应有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