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改善经营管理,调整分配关系
第二节 改善经营管理,调整分配关系
一、实行包定奖政策
一九六二年初,总场印发了“关于农业包定奖具体实施方案”规定农业生产队超过包产指
标,完成上交产品(粮、豆、肉、蛋)任务之后,将超产(粮、豆、肉、蛋)部分以60%的产
值奖给职工按劳分配,10%留队积累,30%上交农场,粮豆产品40%上交农场,60%留队贮备。
也酌情奖给职工部分物资。畜产品(肉、蛋)以20%奖售给职工。
凡超过承包总产值的,生产队也要按规定得奖,奖售给职工个人的粮豆,如本人自愿可按
卖余粮奖售办法换取工业品。
二、改革工资制度
工资制度改为基本工资加产量工资形式,以26元为限,26元以上差额补贴,不计生产成本,
由农场统一计算盈亏。均以26元的20%作为产量工资,这部分工资打乱,按劳动定额评分付酬,
超产得奖,减产扣发。
这种改革,使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得到了较为正确的处理。
奖勤罚懒,解决了劳动与分配脱节,“干不干八毛半”、“男、女、老、弱一个样”的不
合理现象。一九六四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国营农场经营管理的五条批示和一九六五年农垦部
下发的“关于改革国营农场经营制度的规定(”即:“五条”、“十六条”)农场作了认真贯
彻。
三、加强财务、物资管理
一九六二年,用九个月时间进行了全面清仓工作,经细致盘点、鉴定、核查基本上掌握了
农机具技术状况,摸清了家底,并针对存在问题:①未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②供应
计划流于形式,盲目采购,造成物资积压;③专业人员调动频繁,个别人员不称职等,六三年
采取了相应措施,健全了物资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工作一九六二年就开始重视起来,跟一九六一年比,总支出减少14%,总收入增
加17%。产品成本有所下降,亏损绝对数占六一年的40%;但各种产品特别是粮食处理不及时,
经济仍然很紧张,截止十二月欠发职工工资及取暖费三百一十万元。为扭转这种局面,一九六
三年采取以下措施:1、积极组织增产节约:抓紧粮食脱谷、扬选,减少损失,提高等级,及
时上交,结帐收回资金;利用农闲多搞工副业,增加收入;控制公出人员减少开支。
2、整顿财务队伍:通过年终决算,组织查帐,财务部门会同组织部门对财经干部进行一
次全面鉴定。对少数道德品质不好,贪污盗窃分子进行严肃处理甚至清除出财务队伍。对优秀
人员加以重用并选调一批新生力量充实财务队伍。
3、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严明了财经纪律。
生产队实行了阶段作业计划和旬计划制度,合理安排人、财、物,做到事事有计划、有要
求、有定额。事先组织定额测定,按定额用工用料,计划开支。推行班组核算,单车核算,改
月薪制为月薪日计。班组评工记分,日日核算。机务除填写班次作业定额核算外,还普遍建立
了油料节约手册。贯彻了以生产为中心的岗位责任制,提高了生产率。全场树立了处处讲成本,
事事讲核算的好风气。一九六三年摘掉了赔钱帽子,扭转了建场以来连年亏损的被动局面,被
评为全国农垦战线上的先进单位。
一九六四年又进一步贯彻了财务管理十项措施,使农场经营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经营
成果稳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