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革”序幕
第三十三章 “文革”开始,农场遭到浩劫
第一节 “文革”序幕
一九六六年全国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很快波及到农场。五月份,在《人
民日报》社论的影响下,掀起了声讨“三家村”的高潮。总场机关几天内写出大字报六千余张。
六月七日总场党委研究成立了“文化革命领导小组”。该小组根据全国在“小五界”开展“文
化革命”的精神,引导群众把斗争矛头对向我场学校、电影队、书店、广播站、医院等部门。
六月十九日以后转入揭发批判所谓“牛鬼蛇神”和“反社会主义黑邦”。先是背靠背揭发,然
后对“重点人”进行面对面斗争。电影放映员胡光宙同志因在路边埋宣传牌话赶话错说了“埋
共产党”(实际是指埋“共产党万岁”的宣传牌),联系他家庭出身是地主,被说成“阶级异
己分子”遭到批判,农业技术员谢国荣同志读《燕山夜话》后在议论中赞赏过它的文笔,文教
干事吴守仁同志在辅导学习《论共产党员修养》中,讲解过孟子语录,都被说成传播旧思想,
散布旧毒素而受到批判。六月三十日总场机关成立“赤卫队”。七月四日各分场也相继成立
“赤卫队”。并有组织的对“重点人”进行批判。
在教育界把学校教职员工集中搞人人过关。到九月二十六日结束时,全场一百三十名教职
人员被打成四类的九名,划为三类的三十四名,下放劳动的四十二名。在这期间,教师焦菊花
等七人写了三张矛头对准总场党委的大字报而遭到围攻。
八月十八日在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影响下,我场中学于八月三十一日召开了全校红卫兵大
会,成立了红卫兵团。十月十七日红卫兵组织集体外出“长征”串联,十一月十三日宝清一中、
宝泉岭农机校和牡丹江六中来场串联的学生提出“八五三农场的文革是领导包办”、“死水一
潭”。十二月六日,我场中学红卫兵第一司令部提出“炮打场党委,火烧张汉荣”的紧急呼吁
书。十二月二十五日党委在无法控制局势的情况下,“文革领导小组”被迫停止办公,解散了
“赤卫队”。从此,中学红卫兵“杀向社会”机关和全场群众组织纷纷成立。
十二月三十日,在总场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上,工程大队和四分场三队的群众当场揪斗他
们的党委、支部书记,并戴高帽游街,三级干部会议被搅得无法进行,至此,党组织和行政机
关无法开展正常工作,被迫瘫痪。农场的“文革”进入群众“造反”“夺权”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