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生产经营得到回升

第三节 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生产经营得到回升


一九七三年,因全兵团农业大幅度减产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经济部门的重视,李
先念副总理分析了兵团几年来的情况后,对兵团提出了严肃批评:“这个兵团的生产情况,真
有些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再不过问,恐怕要吃国家的粮食呢。我想兵团全体指战员
是不会甘心常此下去的……问题在于方针、政策是否正确……”。
又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拖拉机最多,它不是年年增产,而是年年下降,我看它七减
八减,闹出吃别人的粮食,它就舒服了。这是建设社会主义?要批评,要将它的军……。”李
先念同志对兵团的严肃批评,一针见血,击中要害也完全切合二十一团的实际情况,团党委及
时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和职工代表大会,在这两次会议上都原原本本的传达李先念同志的批评
意见,同时发动群众开诚布公的给党委提意见,帮助党委总结我团组建以来的经验教训。在会
上团长、政委都各自作了较为认真的自我批评,并表示在以后一定要把二十一团建设好的决心。
从而统一了思想,振奋了精神,全团上下出现了迅速摘掉“王小二”帽子大干快变的热潮。
在总结经验端正方向的基础上,兵团开始把过去大肆批判的“旧农场”改称“原农场”。
同时对大多数未予任职的干部在逐个审查的基础上开始启用,虽然对农场干部大部分都降职使
用,但这些老干部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地位,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尽职尽责的为农场建设出力。
原场长马继常同志被任命为副团长,他一如既往,深入基层,跑田间地号,搞调查研究,
对基层干部实行面对面领导;原副场长曹实同志被任命为副参谋长,分管畜牧,他在一分场畜
牧队蹲点,和工人一起摸出畜牧饲养管理经验向全团推广;原计划科长张奇同志还在帮助工作
的时候就长期吃住在连队,搞调查研究,从而向团党委提出了一整套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
效益的切实可行的方案。与此同时,团党委对科技人员的政策和“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政策,
得到了进一步落实。提出科技人员要“归队”大部分科技人员都恢复了原来的工作,有三名担
任了副团长,还有一批科技干部担任了分场和机关科室领导职务,有更多的技术干部担任了连
队的领导职务,还从基层先后两批选拔培训了八十三名农业练习生。
正是这些老干部和科技人员,重振精神献计献策,带领群众把兵团的生产建设引向正确道
路。
通过总结,团党委还认识到“领导一个企业必须抓好经营管理,放松了经营管理就是放弃
了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势必给生产建设带来巨大的损失,而要加强经营管理,没有一系列规
章制度,无章可循是不行的。”在这个思想指导下,狠抓了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首先
对原农场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认真的大讨论,分清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管、卡、压”?
在此基础上,恢复和健全了八大制度,四项措施。
八大制度是:财务和成本核算制度、统计和各种记录制度,计划和定额管理制度,劳动考
勤制度,生产岗位责任制度,作业质量检查制度,机械设备管理维修制度,产品物资管理制度。
四项措施是在基层坚持小段计划,定额管理,班组核算,定期经济活动分析,发动群众当家理
财。
在物资管理上,进行了清仓查库,搞物资交流,多余物资集中团部统一调拨,采购权集中
到团部物资部门。
精简压缩了非农业生产战线上的劳力,充实农业第一线。同时认识到了科学种田的重要性,
推广了十五个优良品种,在六营五连和二营四连试验成功化学除草。重视了农田基本建设,从
一九七三年到一九七六年,农业投资平均占企业投资的百分之八十三点四,比过去提高了百分
之十七点八。
党委这样抓,叫做三权集中,收拢五指,使农业第一线的人多了,物资多了,促进了农业
的发展。
此外还重视了群众生活,对职工经营正当的家庭副业不再作为资本主义倾向加以反对,规
定在不影响国家耕地的情况下,家庭人口在三人以下者可分给三分园田地,四人以上者可分给
五分园田地。饲养猪、禽也有所放宽。为加强对家属集体生产的领导,团党委还决定各连队有
一名干部分管这项工作,并划给每个家属二亩地,团部地区成立了联社,有条件的营、连都成
立了家属集体生产组织。家属集体生产给国家创造了物资财富,支援了农场生产建设,同时增
加了职工家庭收入,改善了群众生活。尽管这种放宽政策还有“左”的束缚,如“家属不准养
母猪”、“家属分配不准超过三百八十四元”等;但在当时条件下,广大群众心情已比较舒畅,
对调动生产积极性起了较好的作用。
经过这一系列的恢复和改革,生产建设开始回升,粮豆单产,一九七四年三百零六斤,七
五年三百六十八斤九两,七六年达到三百九十八斤四两;总产一九七四年七万三千六百余吨,
七五年九万一千二百余吨,七六年达到十一万零一千吨;经营利润一九七四年后年年盈利,三
年共上交五百七十一万余元。一九七六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