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建立向阳团 六师五十八团 三师五十八团

第二节 建立向阳团 六师五十八团 三师五十八团


 
  

  1968年,根据毛主席 “6·18”批示,中央批准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东北农垦总局
改为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 1月,将八五三农场五分场编为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
二十一团五营。属三级制营级单位。

  1968年10月,兵团党委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决定组建六师,开发和保卫三江大地。三师党
委根据兵团党委的命令,由二十团、二十一团各抽调 1 000人;由三十团、三十二团各抽调50
名拖拉机驾驶员,组建一个团。11月21日,第一批先遣人员在三师副师长牛士林的带领下,进
入抚远三角洲建立向阳团。向阳团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开荒建点和战备训练。1969年 4月10日,
向阳团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开垦抚远地区第三领导小组”。
张玉卿代副团长,王金镒任代副政委,赵继亭任代副参谋长,白彦胜任政治处代副主任,马有
民任后勤处代副处长。机关设生产组、政工组、后勤组。生产组由倪正负责农业,夏海龙负责
农机;政工组由赵仲流、高士令负责宣传;后勤组由孟庆富负责交通,刘殿斌负责生活,胡丰
周、于连凤、李凤珍负责财务。做医务工作的有张朝文、廖先成、陈有栋、李桂平。由于当地
土质贫瘠,连块像样的耕地都找不出来,当年开垦荒地18 000亩,但因无法耕种,没打出一粒
粮。

  1969年8月19日,向阳团改称六师五十八团,因当时中苏边境形势紧张,11月 11日为了当
时的战略需要,六师五十八团转移到三师二十一团五营地区。1969年12月27日,三师副师长牛
士林主持会议,将二十一团五营交给六师五十八团,两者合一成立三师五十八团,团部设在饶
河县境内红旗岭(建团后命名)。属三级制团级单位。五十八团成立后积极布点扩建,在东风岭
地区新建了四连、七连、八连、十四连、十九连、二十连 5个生产连队,在红旗岭地区建了十
一连、十三连、十五连、十六连、十八连、二十一连、科研连 7个生产连队,将原来的打鱼队
改为十二连,将畜牧队改为十七连。农业生产单位达到20个。建立了工程一连、工程二连、工
副业一连、二连、三连、修理连、架线连等工副业单位;建立了水利机械连、养路连、汽车连、
林业连、卫生队、场直一校、商业连、物资总库、迎春转运站、红旗岭储蓄所、红旗岭邮电支
局、税务所等工商文卫服务单位。建制机构的健全,大批知青的来场,职工人数迅速增加,耕
地面积也由原来的7万亩增加到20多万亩。兵团时期是农场规模大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