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章 卫生

第四章 卫生



  1958年春,八五三农场五分场建立,为了给职工治病,安排了一名医务工作者。夏秋时节,
大批复员官兵来场,医务工作也需要不断扩大,这时分场在场部以一栋 160平方米民房,设立
了卫生所。卫生所有医师2人、护士3人。4个农业生产队、1个畜牧队和1个修路队各设1个卫生
室和 1个卫生员。全分场卫生所没有床位,只能进行一般常见病的简单治疗。有危重病人,只
好用人抬或用马车送往百里外的八五三总场医院。医务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为职工家属治
病,对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因为客观条件和医疗水平所限,转业军人患了
急重病,有的由于误了抢救时机,丧失了年轻的生命;有的儿童因为治疗不及时,留下了终生
遗憾。

  1968年底从八五二、八五三抽调 7名医务人员组建向阳团卫生所。1970年,向阳团卫生所
从抚远迁来东风岭与五分场卫生所合并,利用一栋200 平方米宿舍,成立了五十八团卫生队,
现役军人徐理任队长,设一门诊室,10张床位,虽已粗具卫生体系雏形,但由于医疗器械设备
尚差,有危重病人尚需求助于二十一团医院或三师 医院。1973年8月,卫生队迁至红旗岭,人
员设备逐年增加。1976年,改为红旗岭农场医院,张朝文、廖先成先后担任院长,医院分设门
诊部和住院部,有床位70张。场部和边远的33个生产单位有卫生室。1978年农场专门成立了卫
生防疫站,刘俊亮任站长。1976年6月农场设卫生科,在医院办公,科院合一,1985年2月,农
场单独成立了卫生科,张朝文任科长,领导全场的卫生事业,在全场开展治疗、防疫、妇幼保
健、计划生育等工作,形成了医疗保健网。

  1985年 2月,科、院分开办公,卫生科负责全场医疗、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及计划生育等
行政管理工作。职工医院为正科级独立核算事业单位,按医院管理规范开展医疗救治工作。1988
年底,科院合并,科长兼院长,负责农场的医疗卫生工作。

  2000年,农场有防疫站、医院各1个,住院床位50张,医务人员65人,其中医生55人。

  防疫站在防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防止了天花、麻疹的发生,控制了地方病和肺结核病的
发生,避免了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每年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体检,对婴幼儿进行疫苗接
种,杜绝了疫情在农场的发生。

  2001年,农场给医院核定编制114人,医护人员100人,职工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