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章 农机节能与修理研究

第十章 农机节能与修理研究



根据我国和黑龙江垦区的实际情况,红兴隆科研所从建所开始就把农机节能与修理
列为农机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从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开始探索节约农用柴油与机油
的途径,进行如压电除莠和电火花施肥试验,到将4125A 柴油发动机节能等技术推广到
全国垦区,为垦区和国家的经济建设节约了大笔资金。

  一、柴油机喷水试验和乳化机油试验

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节油活动及试验,为了节约燃料,
科研所承担了节油试验课题,由王翰清主持。
在学习外地经验后,于1961年8 月在Д—16拖拉机上采用进气管喷水法,改善燃烧
条件,使燃油雾化好,降低汽缸最高温度,从而节约柴油。经过四次行车试验,由于测
试仪器缺少,试验条件差,初步得出可节油5.6 —39.9%。
根据芦台农场经验,1961年科研所在实验室进行了机油乳化试验,以10号车用机油
65‰钙基脂黄油5%,水30%。通过试验,用钙基润滑脂做乳化剂乳化油为油包水型,
经13—48小时沉淀观察,用凉开水乳化油的机油稳定性好,没有腐蚀现象,加入生水或
热开水稳定性不好。油水分离程度与人工搅拌的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但因没有10号车用
机油,故未能应用到拖拉机上。
参加该项试验的人员有邵风桐、张新昶、那宗琪。

  二、高压电除莠和电火花施肥试验

1961年科研所将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由新技术组主持,进行了高压电除莠试验。
用6 300/380V、50KVA 三相变压器将电压升至6 000V以上,对各种杂草进行了对地放
电和对草放电的处理,证明这种方法能对灰菜、兰花菜等种籽繁殖的植物杀伤彻底,而
对多年生的苣卖菜等深根植物仅能起抑制作用。对土壤放电后,可增加土壤中磷和速效
氮含量,因该项试验受设备条件限制,生产中难以应用,故停止了。

  三、涂镀在拖拉机、汽车、电器维修中的应用

涂镀是工件发面、局部快速无槽电镀金属的新技术,国内已有成套设备。为移植在
农机修理行业中应用,1982年农场总局下达课题,由红兴隆科研所张新昶主持,与友谊
农场共同承担。
研究内容是试验与对比涂镀新技术,利用合金粉喷涂、喷镀农机易损件与槽镀喷涂
工艺的结合强度、耐磨度、腐蚀使用寿命及其经济效益探讨;氧炔焰冷喷法修复轴颈、
拖拉机、汽车及机床精密件的修复应用;并制定工艺规范,研制拆装新设备,实现修理
拆装机械化。
1982年进行技术考查和调研安装设备。
l982—1983年在所内和双鸭山农场对发动机活塞销、曲轴进行喷镀,效果达到了修
理标准要求,连续二年装车使用,效果比较好。1984年农垦部委托科研所在双鸭山农场
召开全国农垦有关系统参加的现场会(到会30多个单位,50余人),进行现场表演,修
理部门反映强烈,会议决定小面积推广。由于该项研究工艺比较复杂,难以掌握质量要
求,成本也较高,未能大面积推广。参加研究的人员有刘忠源、邓弥乐。

四、4125A柴油发动机节能技术试验与推广

1983年,在农场总局机务处的领导和支持下,科研所与洛阳拖拉机制造厂设计处签
定了4125A 发动机节能联合试验技术协议书。该技术是将原4125A 发动机通过更换3 —
5 个零件,使耗油率由200 克/ 马力。小时,降至190 —192 克/ 马力。小时。1983年
7 月,红兴隆科研所与双鸭山农场、五九七农场签定了4125A 发动机节能试验技术协议
书。
试验在两个农场五台机车上进行,经过一年试验表明,按200 克/ 马力发4·小时为标
准计算,可节油10—15克/ 马力·小时,按实际耗油210 —226 克/ 马力·小时,则节
约更多的燃油。通过改前、改后马力试验对比,田间电测分析及年未工作量分析等方法,
验证了节油可靠,效果明显。
1984年1 月,邓弥乐工程师在农场总局双总(总农艺师、总工程师)会上,介绍了
4125A 发动机节能技术和节能效果,农场总局决定把这项技术列为1984农场年总局推广
项目。
1984年2 月22—26日,出农场总局机务处主持,在双鸭山农场举办了4125A 发动机
节能技术学习现场会,各管理局主持修理的工程师、技术员、修理工共39人参加。科研
所修理组全力以赴,进行讲课与现场指导。农场总局机务处还拨给每个管理局三套节能
配件作试点,以利全面推广。
1984年3 月5 —11日,科研所工程师邓弥乐、刘忠源应邀去宝泉岭管理局讲课,传
授4125A 发动机节能技术,有35人参加学习。
1984年6 月25—29日,农牧渔业部农垦局委托农场总局机务处;同年9月11—15日,
中国农业机械化服务总公司、中国农机学会修理专业委员会委托红兴隆管理局机务处,
由科研所修理组承办,举办了4125A 发动机节能学习班,有山西、宁夏、河北、青海、
云南、辽宁、吉林、内蒙古、广东、湖北、安徽、河南、江苏、上海、陕西、甘肃、湖
南、黑龙江等18个省、市、自治区的98人参加学习,向全同各垦区及个国农机重点单位
推广了4125A 发动机节能技术。
为了更好地推广4125A 发动机节能新技术,山红兴隆科研所邓弥乐、刘忠源编写了
讲义,向全国农垦系统散发。
1934 年获农场总局技术推广二等奖,1985 年获红兴隆管理局新技术推广二等奖,
1988年获农牧渔业部三等奖。
截止1988年,农场总局4125A 发动机保有量为7 889 台,已进行节能改造7 43l 台,
占94.1%,节油22 0l0.4吨,折合人民币1 056.47万元,经济效益显著。1989年农场总
科委同意做为科技推广成果,并签发了科学技术成果视同鉴定证书。

五、TMT引擎减磨剂、VX—6电瓶再生剂等推广

1984年3 月科研所修理组获得几项农机能新技术、新产品的信息,立即与农牧渔业
部物资处联系,以优惠价格购买了“TMT 引擎减磨剂”、“VX—6 电瓶再生剂”、“A
—A 水箱补漏剂”、“油箱补漏剂”、“节油精”等,组织了各项节能新产品的试验,
取得了一些经验,编写了讲义,于1987年在农场总局工程师学习班上做了发言,向全总
局推广,截止1987年底,推广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达441.1 万元。
1988年该项目获农场总局技术推广三等奖。参加项研究与推广的人员有邓弥乐、张
新昶、刘忠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