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经济组织结构

第三节 经济组织结构


垦区全民所有制的农垦企业,长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经营,按国家指定渠道
进行生产、生活资料购销。场(厂)设立了与农垦系统、地方政府衔接的职能机构。进入八十年代,
为搞活经济,红管局根据国务院1979年183号文件“以国营农场为基础,办农工商联合企业,实行
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指示和农垦部1979年11月召开的“要把国营农场办成农工商联合企
业”座谈会的精神,于1983年筹建农工商联合公司。1984年,经农场总局批准,红管局成立局——
公司联合体,农场成立场——公司联合体,分别由局长、场长任经理。农工商联合公司下设经理室。
同期,红管局和农场在机构改革中将林业、畜牧、工交、种子、粮食、商业、物资,外贸等职能部
门改为行政与企业合一的公司,挂两块牌子(处,科—公司),既管理,又经营,在国家政策范围内
从事多渠道的议购议销。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成立后,红管局和农场对外开展了联营,至1985年发
展到19个联营项目,有豆制品加工、拖拉机和汽车修配,饭店、养鱼、商店、服装、客运、炼铁、
农副产品销售等。联营对口单位多在外省市。联营方式有合资经营,补偿贸易等。总投资347.7万
元,农垦投入180.7万元。但多数项目因经营思想不明,联合方式不当,经济效益较差。
垦区集体、个体经济在农垦企、事业单位扶持、指导下展开活动。有些集体企业还是全民所有
制企业兴办的,这种集体企业1985年有职工3,978人,占同年集体企业职工总数的58.6%。
1981年,红管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发展集体、个体经济的指示精神,在局、场两级机关设置了
多种经营办公室,负责多种经营的综合、规划,协调,并管理集体、个体经济。1983年,红管局根
据农场总局贯彻劳动人事部《关于劳动服务公司若干问题的意见》,彻消了多种经营办公室,在局、
场两级建立了劳动服务公司,负责组织管理集体经济,同时由农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个体经济。
随着全民、集体,个体饲养的家禽、兔增多,在发展农工商联合体中红管局建了冷冻厂(小型肉禽屠
宰加工厂),初步形成生产多元化和集中加工增值的一个联营网络。
附表1 红兴隆垦区基本情况表 :




资料来源:红管局计财处1981年《统计资料汇编》,兵团三师,红管局1970—1985年统计年报。
附表2
国民经济各计划时期红兴隆垦区农垦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及完成情况表




资料来源: 参看资料管理章
附表3 全民经营工农业总产值 万元




资料来源:红管局计财处1981年《统计资料汇编》,红管局计财处1985年《经济统计资料》,兵团
三师、红管局1970—1985年统计年报。
附表4 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全民经营工农业总产值 万元




资料来源:红管局计财处1985年《经济统计资料》、统计年报。表列数未包括已划出的佳南、笔架
山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