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客货运输
第三节 客货运输
1985年,垦区有汽车队38个。濒江的饶河、二九一农场有船队。
一、公路货运
1985年红管局全民经营的在册载重汽车1,472台、油槽车56台。各农场车队的主要任务是将各
业生产的产品及时运出,把生产、生活资料及时运进,年货运量300万吨左右,麦收,秋收季节运
输紧张,有时向外求援一部分运力;农闲季节运力有余,也少量的承担对外运输,做到了经营有利。
在改革中,截止1985年,个体运货车辆已发展到88台,为垦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二,公路客运
1985年红管局在册大客车96台(其中个体7台),年客运量140万人次左右,区内外营运线路
2,769.5公里。除管理局发往红旗岭贯穿垦区东部各场的直达客车外,各场均有发往所在市、县
城镇及场内各分场的客车,解决了边远荒辟条件下职工群众的“出门难”,也减少了机动车客货
混载,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
三,专业运输
到1985年,垦区医疗卫生部门配备了救护车辆19台,消防机关配消防车19台,防疫部门配有
防疫车,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个人的财产安全创造了一定条件。
四,内河航运、
垦区有条件发展内河航运的农场是紧靠乌苏里江的饶河农场和靠松花江的二九一、江川农场。
二九一和饶河农场以自有船只(共4艘,1,100吨位)通航, 年货运量 12,000吨左右。由于大量
木材,原煤航运,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汽车运输经营成果
垦区各汽车队自成立后多实行独立核算。八十年代在落实经济责任制中,推行单车核算,推动了经
营管理的改善。1984年,二九一农场第一个在垦区实行汽车单车承包经营。但从全局看,在运量下
降,油料、汽车零配件价格上升的情况下,经营成果逐渐下降(详见本章附表),有待在改革中进一
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