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第三节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1958年到1960年,垦区各农场紧跟全国形势,进行了持续三年的“大跃进”。动员
了大批劳力,日夜奋战,企图在三年内工业、农业都获得高产,使人民过着“组织军事化、
劳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生活。在农业方面实行土地深翻,
有的竞深翻至一米甚至1.5米;农作物实行高度密植,有的单位玉米株距为10一15公分。大
豆、玉米实行撒播。在施肥方面,肥量超大,有的深翻地填土时,每填20公分土即垫20公分
马粪,土粪相间。结果,深翻过度、密度过当,施肥过量的农田大为减产,有的甚至绝产。
工业方面有些发展。各农场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兴办和扩建了一批工厂,如米面加工厂、
榨油厂、酿酒厂、陶瓷厂、砖瓦厂、木材厂、农机修配厂等。友谊农场还办起了小型化工厂,
加工废油,更生柴油,制造润滑油和肥皂等。但搞“大炼钢铁”劳民伤财,造成极大损失。
如八五二农场把强劳力都抽去跃进山开矿,缺少炸药,以挖出日军埋藏的爆破筒、追击炮弹
等作代用品。结果铁未炼成,还发生两起伤亡事故。二九一农场先后兴建了1l座炼铁炉,200
多人干了两个多月,结果不但未炼出铁,还把本来可以使用的机械零件熔成了铁疙瘩。
“大跃进”中,瞎指挥、强迫命令和浮夸风十分严重。如:友渲农场在“大办水利”时,
在一无技术资料、二无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强制隆“永久干渠”,搞“自流灌溉”在施工中
谎报工效,夸大效益。结果徒劳无益。八五三农场提出:全场熟地平均亩产要达到l,500斤。
二九一农场有人创造了“一头母猪年产百子”的“纪录”,垦区报纸上还作了“一猪百子”
的介绍,“纪录”的创造者被评为“标兵”。而畜牧专家认为, 就是“母育子,子生孙”
也不能年产百头。有些农场人工收割、人工采伐搞“大放卫星”,把几个人的工效当作一个
人的成绩向上级“报喜”,取得奖励;严重挫伤了广大干部、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在同一时期,“人民公社化”也在垦区普及,农场普遍成立了“人民公社”,有的还实
行了一段时间供给制,吃饭不要钱。在人民公社化高潮中,有的农业合作社并入了国营农场。
如1958年10月,集贤县兴隆乡等四个乡和套河乡等三个农业合作社划入友谊农场,共同成立
友谊人民公社,1958年11月,曙光农场与附近农业社生产队组成曙光人民公社;八五二、五
九七、二九一、北兴等农场也相继并入了一些社、队,结合成人民公社。集贤(双鸭山)农场
被定为双鸭山人民公社第二分社。1960年冬,根据中共中央人民公社六十条的精神,纠正了
“一平二调”等“左”的错误。1961年后,除友谊农场外,一些社队又相继与农场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