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建筑业的创立与发展

第二节 建筑业的创立与发展



建场初期,农场没有从事基本建设的专业队伍,当时只由生产队根据场下达的任务自行组
织施工建筑,而且所建的均系拉哈辫草房。1952年各单位开始形成居民区。1953年成立基建科
后,开始建设场部办公室和修配厂,这两项工程全由集贤工会施工队承包,农场临时雇用牛马
车运输建筑材料,于当年年底建成,共计2985平方米。上述形式主建单位不仅省心,便于管理,
而且工程造价也较低,故一直延续到1958年。1959年专业工程队在基建科领导下,根据场下达
的任务直接组织施工,单独核算,其中的大部分工人均系雇用的临时工、季节工和合同工,从
此基建队伍逐渐形成。

1960年为便于领导全场的生产建设,党委决定场部迁到扁石河北岸。工程队于年初即进入
工地,除营建当时施工所需的简易房舍以外,并在使用牛马车运输的情况下建成了1000平方米
的大食堂,后改建为简易大礼堂。

1961年因经济困难而压缩基本建设,工程队转入以农业生产为主——种植水稻,直到1962
年底。

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好转,农场的经济状况也有所改善,于是农场决定兴建新场部办公室。
工程队接受了这一任务,当年建成13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以及6 栋各120 平方米的家属房,为
场部按预定时间搬迁新址做出了贡献。当时工程队已成为拥有170 余名工人的专业队伍,而且
大部分是正式工人。嗣后陆续完成了商店,中学、招待所、面粉厂、医院、汽车队等建筑面积
较大的施工任务。至此,新场部始初具规模,并成为各行业的指挥中心。

1968年由于“文革”干扰,生产建设比较混乱,但仍建成了修配厂。1975年建成化肥厂。

1977年兵团撤消,恢复农场工程队的建制,完成了医院搬迁的一万余米的施工任务,1980
年开始对外承包。

1981年建筑工程公司成立后,工程队的经营思想更加明确了,从此大胆地由内线施工转为
外线施工,施工任务也由砖瓦木质结构的平房转向混合结构的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技术要
求高,施工手段由纯手工施工发展到部分机械施工,因此机械设备逐年有所增加。1982年以后,
建筑工程公司由场内施工转向对外承包工程,主要承包了东保卫煤矿的住宅楼。1984年完成东
保卫职工医院,锅炉房40米大烟囱的建筑任务,其工程被双鸭山矿务局评为优良工程。1984年
并建成农场饲料加工厂,1985年完成农场造纸厂改建工程。1986年建成面粉厂锅炉房和场部门
前水泥大道1000多平方米。1986至1987年建成农场百货大楼,建筑面积为2163平方米。

工程队一般只负担规模较大的施工任务。各生产队的基本建设均在基建科(公司)的统一
领导下,按场下达的基建指标由生产队自行组织施工建筑。到目前为止,草房已大部淘汰,而
代之以砖瓦结构的平房。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职工住宅仍然紧张,公用房也因农场经济比
较困难未得相应解决。
建筑机械设备统计表(1981年——1987年)



一九五一 —— 一九八七年基本建设面积统计表
单位: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