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八年
第七编 大事记
一九五八年
1月1日,铁道兵农垦局正式命名八五二农场三分场为“八五五农场”。
3月,成立八五五农场场务委员会,组成人员;陈万才,冯子明、李录元、何忠贤,王德
仁、杨怀孟、刘秉刚、刘景远、林其伯等八名同志。其任务是组织开荒生产,企业民主管理,
迎接生产大跃进。
4月下旬,预四师,预二师、沈空、武汉防校等单位的2548名转业官兵陆续到场。
5月,八五五农场由原来两级制改为三级制,由原所属七个生产队,扩建为七个分场。
5月5日,农场在宝清县召开党委扩大会,陈万才同志在会上作了“农场当前情况及今后任
务”的报告。
5月,八一电影制片厂来我场拍摄大型纪录片《英雄战胜北大荒》中若干镜头。
5月11日,总场党委组成。党委委员:华兴、刘国英、陈万才、冯子明、王书田、杜奕、
赵其昌、曲延令、胡连生、王正之,胡坤、阎清玉。
5月18日,场部机关机构确定为:一部、一室、十五科。
5月19日至6月6日,全场组织800余人,修复宝七公路。
6月9日,农场班子组成。场长华兴、党委书记刘国英,陈万才,副场长冯子明、王书田、
政治部主任杜奕。
6月成都军区干部部牛副部长带电影“光明照到高尔地村”来场慰问。
7月25日,场召开分场场长、书记会议,确定分场和生产队领导干部各配6—8人。
7月总政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著名作曲家李伟带沈空文工团来场慰问。
9月4日,场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布置在全场大张旗鼓的开展整风反右运动。
运动中,有七名同志被划为右派分子,七名同志被划为中右分子。
9月15日,八五五农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大孤山举行,历时四天。
9月19日,召开一届一次党委全委会议,选举刘国英为书记。刘国英、华兴、杜奕为常委,
同时还研究了在白石沟大炼钢铁的组织领导问题。
9月下旬,千人向白石沟进军大炼钢铁,建起三个高炉(一洋二土)于9月29日流出第一炉铁
水。当年下马,共炼铁32吨。
10月15日,刘国英等803名转业军官调往齐齐哈尔和平机械厂。随之撤消三分场建制。
10月,八五五农场由铁道兵农垦局划归合江农垦局领导。
10月下旬,278人进冷寒宫伐木,历时48天,共计伐木18778.36立方米。
10月,书记陈万才调出,场长华兴兼任党委书记、杜奕任党委第二书记。
11月,在大孤山场部,破土动工建造制酒厂,至12月20日,完成了400平方米的草木结构
厂房和高达15米的砖砌方形烟囱,并投入生产。到年底生产白酒三千斤。
12月22日,一分场工人戴仁高、二分场工人姚志兴在伐木中被砸不幸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