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第五编 文教 卫生

第二十八章 教育

第一节 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农场的小学教育始创于一九五五年春。总场部、一、二、四、五分场各设小学一所,
共有七个教学班(1—5年级),学生二百二十四名,教员七名。
随着农场事业的发展,职工子女不断增加,到一九五七年全场已有小学八所,十一个教
学班(其中含初中班三个),学生达六百五十二名,教员二十二名。
一九五八、一九五九两年,集贤县所属兴隆、三道岗、友林、七星乡并入农场,并入小
学四十九所,其中完全小学十五所(朝鲜族小学一所)。至此,全场共有小学五十七所,教学
班一百八十一个,学生六千七百三十九名,教职员工二百一十五人,其中教员一百八十九人。
一九六○年农场建立县制,小学教育发展很快,到一九六六年,全县(场)已有小学一百
所,其中友谊镇(总场部)三所,各乡(分场)十一所,生产队八十六所(其中朝鲜族小学二所),
在校学生一万四千三百七十名,教职员工六百零八人,其中教员五百六十人。
“文化大革命”对农场教育事业破坏极大。粉碎“四人帮”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精神指引下,农场的教育事业迅速恢复和发展。截止一九八四年,全场小学已达一百一十五
所,其中总场四所,分场十六所,生产队九十五所(朝鲜族小学二所),在校学生二万零三百
八十一名,教职员工一千一百七十三名,教员一千零五十三名。
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农场于一九五九年始建中学。总场、七分场各设中学—所,
有初中班十三个,学生四百七十七名。到一九六六年,农场中学发展为三所,即总场友谊中
学(含高中三个班)、七分场中学、六分场朝鲜族中学。六分场朝鲜族中学的成立表明农场少
数民族教育事业有了发展。一九六七至一九七六年,于由受到十年动乱的影响,中学教育发
展不大。粉碎“四人帮”后,农场教育事业得以恢复和发展,一九七七年中学发展到十四所,
在校中学生达一万六干二百零一名,教职员工一千—百五十三人,其中教员九百二十二人。
随着农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九八二年,农场建立起一所高级中学,修建
了四千平方米的四层教学大楼,学生八百一十八名,教职员工一百四十名,其中教员五十六
名。此外,在总场友谊中学分设了职业高中班,学生五百五十一名。一九八四年,农场又在
五分场建立了一所高级中学,学生一百九十八名,农场还为该校招聘了十名教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截止一九八四年全场共有中学
十六所,其中分场十二所,高中班二十二个。高级中学二所,在校学生一千零一十名,教职
员工一百八十名,其中教师八十一名,高薪招聘教师十八名。
附表124: 农场小学发展情况


附表125: 农场中学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