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少年先锋队

第三节 少年先锋队


1955年,农场场部小学校成立了少年先锋队组织,当时队员数量很少,有兼职辅导员一
人,领导队员开展一些小型课外活动。
  1958—1966年,随着入学儿童数量不断增加,各分场相继成立了小学校。在农场共青团组
织的帮助下,场部小学校于1958年成立了少年先锋队大队,设有专职辅导员一名。分场学校也
都成立了少年先锋队中队或小队,设有兼职辅导员。大队每年都有计划组织队员开展请老红军
讲传统,讲革命故事,学雷锋做好事等一些活动,大队宣传队还利用节日演出一些少儿节目。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少年先锋队组织停止活动,由“红小兵”组织代替了少先队组织,
在停课闹革命时期,红小兵也参加了社会一些政治活动。
  1978年,撤销“红小兵”组织,恢复少年先锋队组织,队员佩戴红领巾。
  农场场直小学少先大队专职辅导员于萍带领队员,用队员劳动和参加农场与管理局大型活
动积累的部分资金,先后办起了少年活动室和图书室。积极组织队员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争
做优秀少先队员活动,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培训了一批少先队干部,逐步使少
先队工作走向正轨。1980年,管理局在军川农场召开少先队辅导员和团干部会议,农场少先队
辅导员向兄弟农场少先队介绍了经验,6月1日,农场少先队荣获管理局“先进少年先锋大队”
称号。
  1981年,少先队组织在团委的帮助下,工作又进一步开展,队员已发展到1,700多名,建
起中队38个。少先队组织每年都开展各种类型的知识竞赛和丰富多彩的儿童歌舞,组织队员阅
览图书和夏令营活动,丰富了队员知识。1982年,场直小学少先队被评为合江地区少先队先进
集体,并在地区举办的优秀辅导员夏令营会上介绍了经验,辅导员刘美忠获省政府“儿少先进
工作者”称号。
  1984—1985年,辅导员于亚玲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活动,响应
共青团中央提出的向小英雄韩余娟学习的号召,各中队先后成立了送温暖小组,组织学雷锋小
组84个,积极采种支甘,积极开发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如绘画、书法、阅览图书、参加植树活
动等。
  1984年8月15日,在赵尚志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大会上,农场少先大队被管理局团委命名
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尚志大队”,抗联老战士李敏、王明贵授队旗。
  1985年10月,尚志大队优秀少先队员洪雷参加了共青团省委在哈尔滨召开的第一届少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