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丁书元 易和交 刘乃聚

丁书元 易和交 刘乃聚


1979年12月13日晚,第6生产队发生火灾,为抢救国家财产,丁书元、易和交、刘乃聚献
出了宝贵的生命。
  午夜时分,人们都在鼾睡,保养间突然起火,火越烧越大。呼喊中救火的人赶赴现场,支
书兼队长马友荣指挥大家从保养间往外抢救物资。丁书元、易和元、刘乃聚先后赶到后,几次
冲进烟火升腾的保养间。一台50千瓦发电机组和两桶柴油抢出来了,12台24马力柴油座机抢出
来了,全部喷灌机具也抢出来了。忽然一声巨响,房架和顶棚下塌,火被砸熄了,现场一片漆
黑,呼号之声,令人耳不忍闻!
  马友荣烧伤后,被人从封闭的门斗中抢救出来。1058年转业来场的涂代仁(重庆步校学员),
在顶棚下塌后,从一个缝隙中,带着通身火苗,硬爬了出来,烧伤致残。
  在清理火场时,从瓦砾中挖出了三具被烧焦了的尸体,从一具尸体腰中的“八一”皮带扣
上,才辨出是丁书元。另两具尸体,在清点人员被确认是易和交和刘乃聚。
  丁书元,1958年从重庆步校转业来场,他在6队曾担任畜牧排、后勤排排长,从不以权谋
私,20年如一日,忘我工作。
  易和交,自1950年建场以来,一贯敢打硬仗,被人们称之为“不知疲倦的人”。
  刘乃聚,山东支边青年,担任木工兼领料员,工作勤恳,技术精良,量材使用,从不浪费。
  被烈火夺去宝贵生命的丁书元、易和交、刘乃聚,他们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当党和人民
需要的关键时刻,置生死于度外,赴汤蹈火,视死如归。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浇灌的“精神文明"
之花,开遍宝泉岭大地,永不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