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机务队伍及培训
第七节 机务队伍及培训
1、机务队伍
自1985年全面兴办家庭农场以来,由于机具的产权归个人所有,还有部分机具是家庭农场
投资购买的,因此,机组人员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绝大多数机组人员是以家庭成员为主,
出现了父子车组、兄弟车组、亲属车组。机组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总体上有所下降,也
对农场田间标准作业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农场为了充实基层的技术力量,改变基层的知识结构,先后将部分学农业机械专业的大中
专毕业生直接分配到生产队当技术员,收到了预期效果。
2、机务培训
1986~2000年,农场采取措施,加大培训力度,全场机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 8 167人次,
其中参加农业部农垦司举办的农机管理人员培训15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举办的《东方红-1002
拖拉机培训班》培训 1人次,由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公司设计和维修专家授课;农垦总局
举办的《久保田育秧技术培训班》培训 5人,学习工厂化育秧技术,日本专家大冢授课;牡丹
江农垦职工大学定向培训17人,学习三年,回场14人;八一农大液压学习班培训 8人,主持王
智敏教授;总局举办高级农机维修班培训10人,并取得国家劳动部统一印制的高等级证书;分
局各类培训420人次;在农场场部培训 700人次;收看电视学习的有1 000多人次;在生产队培
训的有6 000多人次。每次培训结束,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不同形式的考试,培训效果显著。
通过培训,使全场机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为农场发展质量效
益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经过改革以后,农机科技人员有45人,其中工程师 9人,助理工程师及技术员共
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