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造林绿化

第二节 造林绿化



  

  随着造林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农场造林绿化、义务植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986年至
2000年全场累计造林验收合格面积为56 983亩。1986~1987年主要是农田防护林营造的收尾时
期,从1987年开始农场造林工作主要以山地用材林为主,并逐步将造林重点向绿化荒山,改造
天然次生低产林,营造水源涵养林方向发展。截止2000年,农场累计造林131 300亩(验收面积)。
人工林保存面积79 500亩,未成林造林地13 000亩, 保存率为70%。2000年有人工林面积占森
林面积的54.5%,人工林活立木蓄积466 388立方米, 占森林蓄积的76.6%。人工林中,幼龄林
面积占人工林面积的58.2%,中龄林面积占 24.2%,近熟林面积占10.3%,成熟林面积占7%,过
熟林面积占0.3%。在人工林中,幼龄林蓄积最多,占人工林总蓄积的 37.8%,其次依次为中龄
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所占比例分别为:28.3%、18.6%、14.8%、0.5%。人工林中有9
个优势树种,其中人工落叶松面积、蓄积占比例最大,面积占人工林总面积的46%,蓄积占45.2%,
其次是杨树,面积、蓄积比例分别为28%、41%,人工椴树面积最小,云杉蓄积最少。

  经过近30年的努力,农场防护林建设取得了成就,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累计营造农田
防护林21 775亩,至2000年保存19 768亩,保存率为91%,全场共有1 068条主副林带,构成678
个网格,网、带、片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越来越有效地对41万亩农田起着庇护作用。随着林
龄的增大,大部分林带生理成熟,防护效益降低,材质下降。不少林带树种、品种有待更新,
林带结构需要尽快调整和优化。

  农场1986~2000年累计义务植树150万株,有15万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尽责率90%,年人
均植树11株,城镇绿化覆盖率 23.1%,人均公共绿地27平方米。完成了荒山、营区、公路等绿
化任务,并修建了一些园林小品、游艺园、小公园等,为绿化、美化场区,繁荣振兴农场经济,
推动农场“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历年植树情况统计表(1986~2000年)
表3-30



历年育苗生产和经营情况统计表(1986~2000年)
表3-31



历年抚育采伐情况统计表(1986~2000年)
表3-32 单位:亩 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