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十一章 物资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986年,合并后的物资科和物资库,对外称物资经销公司,对内称物资科。科长(经理)王
留福,党支部书记鞠新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物资供应工作由原来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市场
经济。还给工副业单位在物资采购方面的企业自主权。对生产队实行需求计划分配与市场调节
相结合的作法,三材(配件、材料、低值)资金消耗定额管理,定额由农场计财科核定。超额使
用须经农场计财科审批;生产队自行采购物资,须经物资科和计财科共同审批同意后方可办理。
上一年分离的 8名人员,由科里在农贸市场对面租房为他们开设了建材综合商店,并扶上马,
送一程。从1986年起,自负盈亏,让他们走向市场。为了扩大规模,建材综合商店到1987年11
月底停租。准备自建物资综合商店。1988年初,物资科内部将验收班、白铁车间、缝纫组、建
材综合商店等合在一起,成立劳动服务公司,财务独立,自负盈亏。人员38人,管理人员 3人:
经理、会计、出纳各 1人。将旧件仓库改建成物资综合商店门市房,又在门市房后接盖了仓库。
物资综合商店于 8月中旬开业。年底劳动服务公司撤销,仍按原班组管理。物资综合商店独立
核算。
1989年,物资科对外的名称由物资经销公司改为物资贸易总公司,下设农机公司、机电公
司、石油燃料公司和生资公司等。总经理、党支部书记王留福。
1986~1989年,物资贸易总公司的工作人员由96人增加到 104人。1990年,随着改革的不
断深入,物资市场进一步放开,计划经济模式被彻底打破。在这新形势下,农场的物资工作必
须快步全面走向市场。物资科提出长计划、短安排、重信息、少环节、保质量、低价格、拓宽
市场、服务用户的工作方针。产销见面,联系厂家,减少流通环节和费用,积极走访农场周边
相邻外单位,占领市场扩大经营。根据标准化仓储的要求和新机型的不断增加,1991年,建200
平方米砖瓦仓库一栋。
1992年,建二层物资楼一座,建筑面积 910平方米,1993年竣工。物资综合商店搬入一楼,
扩大了经营规模。人员14人。
1993年,在新建的宝泉岭批发市场内购买60平方米门市房一间。又安排 4人。1994年,农
机公司和机电公司建立门市部,前店后库。既方便了用户,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1998年,物
资楼二楼进行改建装修,公司搬迁到楼里。二楼为办公场所,一楼为农化门市部和农机配件、
机电材料经销部。经理、党支部书记仇忠石。1998年,部分职工下岗,到1999年初,共下岗职
工57人。1990~1998年,物资贸易总公司有工作人员106人。2000年1月19日,加油站划归总局
石化燃料公司。划归人员25人,其中在岗9人,下岗8人,退休8人。2000年4月,物资贸易总公
司(简称物资公司)在岗人员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