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计划管理
第二节 计划管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1986年后,经济工作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农场
的经济体制变为多层次,多种经济并存的体制。农场的计划管理工作也随之进行改革,农场的
年度计划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农场实际情况制定,并由场长办公会议进行审议修订。农场的指
令性计划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变,种类越来越少,除粮食上交指标及甜菜种植指标是指令性外,
其余项目全部为指导性计划。农场的计划工作分为: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和远景规划。年度计
划有工农业生产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及国有资产维修计划、财务计划。近十几年来先后出
台了:农业综合开发计划、三江平原开发计划、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计划及日本政府
贷款计划等。
一、生产及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农场根据分局下达的工农业生产计划,编制农场计划并下达给各基层单位,生产队再根据
农场计划逐一落实给各家庭农场。农场对各基层单位实行宏观控制,特别是种植业内部结构调
整等主要经济指标实施监督指导,以确保计划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要求各基层单位在
年初申报给农场计财科,由计财科根据实际情况及农场资金能力,提出初步意见,由计财科报
上级计划部门,批准后,方可通知呈报单位实施,否则按违纪处理。国有资产维修计划,由基
层单位提出申请,经计财科与建设科共同实地勘察,提出可行性意见,提出预算报农场,批准
后方可实施。
二、农业综合开发计划
农场的农业综合开发始于1988年。1988至1990年为第一期,开发12个生产队;1991年至1993
年为第二期,建设开发6个生产队;1994年至1996年为第三期,建设开发5个生产队;1997年至
1999年为第四期,建设开发豆酱生产项目和优质饲料粮基地。这些工作都要依据国家政策和上
级指示编写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扩初设计等。由计划员负责项目计划的编制。1991
年农场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合并计划科办公。截止1999年末开发建设累
计投资3 6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 290万元,银行贷款870万元,企业自筹1 440万元。累计
完成土石方1 500立方米,打机电井281眼,购置各种机械设备1 200台套,人工防护林3 000亩,
完成旱改水4.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0万亩,累计新增粮豆6万吨。
三、控购及车编 车控管理
1991年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农场成立了汽车定编管理办公室,对全场汽车新增、报废、过
户实行定编管理,对各单位购买的小汽车、轿货车实行控购和车编管理,严格审批手续,对压
缩社会集团购买力,控制浪费,改善农场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