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新闻报道

第二节 新闻报道





  1986~1998年农场都在宣传部配有专职新闻干事负责新闻报道工作,窦启明、李伟、梁冰
先后担任新闻干事,坚持每年举办报道员培训班,培养出一批专兼职新闻工作者,有十余人先
后从事专职新闻工作。1993年实行了新闻报道奖励制度,奖励额度在垦区最高,得到推广,极
大地调动了报道员的写稿积极性。15年来在《中国农垦》、《农垦日报》等重要报刊上共发稿
1 800余篇,并多次荣获各种新闻专业奖项。

  一、发表稿件

  1987年 5月16日,《农垦报》头版头条由李伟、卢明、颜其祥撰写的《千斤担子众人担、
人人肩扛硬指标》宝泉岭农场工业实行承包责任制,产值猛增,成本下降,1~4月全场工业完
成产值653万元,比去年同期提高2.9倍,盈利27万元。

  1987年 7月14日,《农垦报》第二版头条李伟撰写《宝泉岭农场成为新兴奶牛饲养基地》。

  1988年3月3日,《农垦报》今日电视栏目第一时间报道了由李伟采写的《农垦姑娘李琰夺
取冬奥会金牌》,此稿件被黑龙江农垦新闻工作协会和农垦报社评为1988年度好新闻一等奖。

  1988年10月13日,《农垦报》头版头条刊登了由李伟、郭金城撰写的人物通讯《展开理想
的翅膀》。

  1988年10月15日,《农垦报》头版头条报道由李伟、郭金城采写的《庭院经济拓宽了群众
致富之路》宝泉岭农场二十一队多种经营年收入达30万元,但部分职工不愿承包土地情况堪忧。

  1989年 2月25日,宝泉岭农场在《农垦报》第四版发专版,场长栾发一撰写《用机械转让
款更新农机具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1989年3月7日,《工人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她,我们打心眼里佩服!》记全国“三八”
红旗手张汝碧。作者是李伟、李丽欣,并同时刊登了李伟拍摄的张汝碧的图片。这是在建场史
上第一次在国家级报刊头版头条,又配有图片,图文并茂反映农场的先进人物,在农场乃至黑
龙江垦区引起轰动,反响很大。

  1990年 3月20日,李伟撰写的文章《她,我们打心眼里佩服!》荣获黑龙江省1989年好新
闻,这是由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黑龙江省农村记者协会评选的。

  1990年4月3日,《农垦报》头版头条发表了由李伟撰写的《宝泉岭农场横向联合收益颇丰》,
近两年来,三个厂和外地开展不同形式合作,创利70多万元。

  1991年 2月23日,《农垦报》头版头条发表了由李伟撰写的《夯实基础为“百亿”大业奠
基》宝泉岭农场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1991年4月4日,《农垦报》头版头条发表了由李伟撰写的《宝泉岭农场“百亿”建设起步
快》充分体现了岭东开发结硕果,岭南开发更恢宏。

  1991年4月8日,《农垦报》第四版在《读者之声》栏目,刊登了由李伟采写的《“粮食多
了真愁人”》,反映农场有玉米早熟品种 5 000吨,亟待外销,可压在场院和库里,影响春耕
生产。文章发表后,全国各地来函来电40多个,求购玉米,影响较大,为粮食销售做出了贡献。

  1991年 6月15日,《农垦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李伟撰写的《宝泉岭农场岭南开发拉开序幕》。

  1992年11月26日,《农垦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李伟采写的《“三权”放给班组长,厂
长重点跑市场》宝泉岭农场锅炉厂发挥“兵头将尾”作用。

  1992年12月 4日,《农垦日报》报眼发表了李伟采写的《宝泉岭食品厂与销售员形成买卖
关系》。

  1993年6月2日,《农垦日报》第二版发表了《庭院是个“聚宝盆”》宝泉岭发展庭院经济
专版,农场场长张全柱、党委书记王文奇撰写了《发展优质高效的庭院经济》的方案。

  二、获得荣誉

  1991年12月 9日,李伟采写的通讯《以博大雄强之的,求博大雄强之气》获《中国农垦》
杂志优秀作品奖。

  1992年,肖荣江、吴保权与农垦日报社记者孙成钰合写的《斤斤计较的百万富翁》荣获黑
龙江省经济好新闻二等奖。

  1987~1993年,宣传部新闻干事李伟被农垦日报社、管局政治部评为优秀报道员、优秀新
闻工作者、“十佳新闻报道员”、“新闻战线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1991年度,宝泉岭农场宣传部,在新闻报道中成绩显著,被农垦日报社评为先进单位。

  1993年度,宝泉岭农场被农垦日报社评为通讯报道先进单位。

  1998年 6月,肖荣江、梁冰与农垦日报记者孙成钰合写的《女工宋国喜建起棚菜生产基地》
一稿荣获全国企业报好新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