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少年先锋队 宝泉岭小学少年先锋队于1955年始建。到1984年 8月15日,在赵尚志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
大会上,农场小学少先大队被管理局团委命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尚志大队”。抗联老战士李
敏、王明贵授队旗。1986年后大队辅导员是于亚玲、范洪波,聘请校外辅导员是石相如、张惠
鹏。
历时17个春秋,尚志少先大队组织不断壮大,学校每年平均在校学生达 1 600人,而少先
队员人数平均为1 473人。每个少先队员胸前飘动
着红领巾在鲜艳的队旗下发出过,“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誓言。到2000年,
已有千名少先队员步入高等院校的殿堂,更有部分少先队员成为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栋梁。宝
泉岭农场小学,尚志少先大队已成为培养北大荒“四有”建设人材的红色摇篮。
15年来,尚志少先大队在学校党支部和农场团委的领导下,始终以提高小学生整体素质为
目的,使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北大荒
精神教育融入到各种教学之中,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果。
“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在劳动实践和社
会调查中了解国情,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健康的人格意识,即:振兴中华的民族意识;自
强自立的生存意识;关心协作的群体意识;求知进取的创造意识。他们以“面向新世纪,争做
新主人”的心态,在1999年 7月份,举办了“雏鹰”夏令营活动。本着“实践第一、实践育人”
的理念,培养少年儿童的“五自”(自理、自学、自律、自强、自护)能力。让儿童们自备行李、
用具,集体生活两天。第一天让夏令营的队员们到解放军边防某部五连营地参观学习。第二天
又组织了“拉练”,他们高举队旗进行了四千多米的“行军”,锻炼了队员们的体魄,磨炼了
队员们的毅力。
夏令营活动还举办了“雏鹰”技能比武、书法、绘画、手工、器乐、歌舞、钉扣缝衣、改
刀烹饪等各项比赛,小队员们争相上阵。“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不仅培养了尚志少
先大队儿童的“五自”能力,同时也展现了北大荒少年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的品
德。
“弘扬雷锋魂,温暖送万家”活动,是尚志少先大队把学雷锋活动具体化的表现。他们把
这项活动贯穿于大队活动的日日月月、年年岁岁。
大队把“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
‘五心’教育”融于日常教学和品德教育之中。十几年来献爱心捐款活动达八千余元,做好事
数千余件,捐物品 5 000余件。1995年开展雏鹰“手拉手”活动时,捐赠书、本、文具、衣物
共 1 563件。1997年,宝泉岭农场小学还与鹤北林业局第二小学结成“手拉手”互助学校,扩
展了“手拉手”活动范围,促进了两校少先队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相互帮助,达到了优势
互补。使“弘扬雷锋魂,温暖送万家”活动与雏鹰“手拉手”活动有机地结合成一体。
“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也是少先队活动的一个亮点,分为爱心小队、护法护绿小队、绿
色环护小队、爱心奉献小队等小队。在少先大队的指导下,少先队员在假日小队长的带领下,
在老师、家长的精心呵护下,他们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深入到孤寡老人家、老年公寓、贫困
生的学生家、老干部活动室、英雄纪念碑基地、文化广场、街道等地,打扫环境,为孤寡老人
买菜、扫雪、讲故事、表演节目。护法护绿小队和绿色环护小队,经常利用假日到文化广场、
烈士纪念碑基地和街道两旁、林带中拣拾垃圾、清理污物,确保农垦小城镇天蓝水碧,草青青
的整洁面貌。
每年重大节日和局、场大型庆典活动时,尚志少先大队的鼓号队都会为之表演,送上一份
喜气。成为宝泉岭地区特有的仪仗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尚志少先大队曾多次荣获分局、总局、团省委、团中央和国家少工
委的表彰奖励。1998年、2000年两次被团中央和国家少工委命名为“全国红旗大队”。大队辅
导员范洪波老师被总局团委评为“十佳”大队辅导员,省优秀辅导员。
历年少先大队获奖情况统计表(1986~2000年)
表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