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职工教育 农场职工教育工作具体由职工教育办公室主管。1986年为了提高职工文化水平,对新就业
职工进行了文化技术培训工作。1988年为适应职工教育发展的需要,成立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宝泉岭分校,开办了英语、企管、财会、畜牧等专业。
1992年,落实国家“双基”教育(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农场成立了扫
盲工作领导小组。场直企事业单位和各农牧生产队相继成立了“职工文化技术学校”,开展了
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和岗位技术培训活动。
1995年为促进“小康”场队建设,又开展了创建小康生产队学历达标活动,举办职工高中
学习班,提高职工文化素质。
1986~2000年职工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1988年,主要抓职工文化水平的提高,进行文化“双补”活动。
第二阶段:1989~1995年,重点抓职工学历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主要对象为机关干部,
基层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师。
第三阶段:1996~2000年,由学历教育转向适应性岗位培训,特别是结合农场发展形势,
开展多种形式、多种规模的技术培训。15年来,职工教育采取自办班、自学考试、农广校、电
大、脱产进修、在职函授、短期培训等措施,培养本科生159人,专科生724人,举办各类短期
培训班287期32 845人次。受教育面70%。
场内办班情况一览表(2000年)
表6-7
中学获国家 省 总局先进个人统计表(1986~1999年)
表6-8
续表6-8
场直小学获省 总局先进集体统计表(1989~2000年)
表6-9
场直小学获省 总局先进个人统计表(1986~1990年)
表6-10
幼儿园获省 总局先进集体统计表(1986~2000年)
表6-11
幼儿园获省 总局先进个人统计表(1992~1999年)
表6-12
教研室获国家 省 总局先进个人
景玉芬1988、1994、1999年总局“优秀教研员”;“教改先进个人”。1998年省初等教育
“先进个人”;“优秀教研员”;尝试教学实验研究全国“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