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电影
第四节 电影
1986年以来,由于电视的普及,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农场工人文化宫放电影,多数影片
都卖不满座,生产队主动要片的就更少了。鉴于此种情况,农场工会为了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
积极性,采取了承包形式,电影队由几个人承包,自己创收,其它人分离出来。1986年至1994
年,平均每年文化宫也能演上300~400场,生产队也能演上100场。
1996年,电影队又改为由一个人承包。
1997年,由于文化宫是60年代修建的,所有线路全部老化,再加上房盖漏雨,经农场安全
办和管局安全局检查,属于危房,文化宫不能再继续使用了,停止文化宫的一切活动,全部断
电,文化宫被封。在这种情况下,1997年7月1日,为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经请示管局党委、
管局安全局,在文化宫重新安装了临时线路,以确保安全。在文化宫大厅除了演一台文艺节目
外,还上演了几场电影,当时观众非常多,只开楼下观众厅,场场满员。
1998年,农场工会与农行联合举办了一个月的爱国主义影片放映,由于文化宫大厅不能使
用, 就在文化宫门前用16毫米的小机子放映,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共放了电影三十余部,其中
《英雄儿女》、《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解放石家庄》、《狼牙山五壮
士》等影片,深受广大职工的喜爱,每天晚上到文化宫门前看露天电影的都在400~500人左右,
有的影片观众可达上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