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
濮存昕
殷殷大荒情
——著名演员濮存昕第二故乡行
肖荣江
作为当今最走红的大腕级明星之一,作为曾经在鹤岗地区的宝泉岭农场工作生活了 8年的
老知青,濮存昕免费为第二故乡做豆酱广告的事已不是什么新闻了。而他去年夏天曾返回阔别
24年的第二故乡——宝泉岭农场寻根,并慷慨解囊30万元建立“知青助学基金”,知道这事的
人恐怕还不多。
30万元捐给家乡孩子——“我是北大荒人,设立这个基金是为了咱北大荒的孩子,他们是
北大荒的未来……”
2001年6月13日下午1时30分,宝泉岭北山尚志公园,濮存昕向宝泉岭农场捐资30万元建立
“知青助学基金”仪式正在这里举行。
濮存昕身着深蓝色西装,黑色皮鞋,健康、清新、自然,脸上总是带着浅浅的笑容。在宝
泉岭农垦分局和宝泉岭农场领导的陪同下,他来到捐助仪式现场。一下车,他愣住了。这是多
么隆重的场景啊!只听鼓乐齐鸣,公园两旁的路上,活泼可爱的孩子手中挥舞着鲜花,数千名
职工掌声雷动。北大荒人以真挚热烈的情感欢迎着这位20多年未见的朋友。
“父老乡亲们……父老乡亲们……”他的声音硬咽了,整整七八秒钟,濮存昕激动得说不
出话来。
稍后,濮存昕缓缓地说:“24年前,我来到这里时还是个孩子。能有今天的成就,跟在宝
泉岭农场这 8年的学习生活是分不开的。那时,老职工手把手教我,领导耐心教导我,可以说
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有意义的。我也将水远珍惜和怀念生命中这段难忘的时光。”
“如今,宝泉岭已不再是过去的宝泉岭,改革开放给这里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我的第二故
乡已由贫穷、落后变得富裕、文明、现代,处处充满活力和生机。”
“我是北大荒人,设立这个基金会是为咱北大荒的孩子。他们是北大荒的未来,一定要立
大志向,用知识去改变命运,再用自己的知识回报家乡!……我不会唱歌,就为大家表演诗词
朗诵吧!”
于是,从郭小川的《祝酒歌》、李白的《将进酒》,到苏轼的《水调歌头》,濮存昕抑扬
顿挫、极富感染力的声音回荡在黑土地上空。当他读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千古
名句时,现场的学生与他共同呼应,场面极其动人。此时此刻,濮存昕已经完全融入到家乡人
中,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似梦的年代。
走下台来,影迷们蜂拥而上,“呼啦”一下子围住濮存昕,争相让他给签名,跟他合影。
他耐心地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脸上始终挂着亲切、自然、宽厚的笑容。“给宝泉岭的影迷签名,
跟他们合影,我不觉得累。如果拒绝,我会觉得歉疚,心里反倒累。”濮存昕真诚地说。
阔别多年回归故里,濮存昕的心情非常激动:“宝泉岭是我非常重要的生活阶段,北大荒
给我的最大财富是锻炼了我的意志和承受能力。让我可以直面人生所有的困境和坎坷。”
说起兵团时期的那段岁月,濮存昕记忆犹新,感慨万千。那时,男女知青平时是不说话的,
可是如果有哪个男知青考学或返城走了,女知青们送行时都哭。最突出的感觉是冬天的“冷”。
早上起来,睁不开眼睛,睫毛都被冻住了,穿上所有的棉衣睡觉还是冷,宿舍的温度太低了。
干活时汗水把裤子浸湿了,收工后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往炉子那儿跑。去烤裤子,不然第二天就
只能穿着湿冷的裤子下地,再让风一吹,那该是什么滋味?
休息的时候,连长怀里揣着好几瓶“北大荒酒”来给我们御寒,一扬脖喝下去大半瓶儿,
然后就觉得热血在周身流动……
濮存昕来到自己当年曾耕种过的土地上,那里长着绿油油的豆苗。
他弯腰抓起一把泥土,嗅着那特有的芳香。有种说不出的亲切。
“在北大荒很多人对我很好,关师傅尤其亲近。”6 月14日,仅仅在宝泉岭呆上一天半的
濮存昕特意来到了下乡时教他骑马、放马、抓马的老师傅关庆章家。看着关师傅家的土坯房,
濮存昕心里十分难受。进屋后,他非常随便地脱掉西装,脱下鞋子,拉着关师傅的手坐在土炕
上聊了起来。
这会儿的濮存昕,仿佛又变成了当年那个常到师傅家吃饭的孩子。
“师傅,马场还在吗?我脚上还有马踩的疤呢!”濮存昕说着,一把扯去脚上的袜子,给
关师傅看自己的脚。“师傅你知道吗?有一回我差点儿送了命!那天下雪,我骑的10号马因为
路滑收不住了,当时特危险,一面是电线杆的斜拉线,一面是个孩子。还好,马从中间穿过去
了……没有关叔您手把手地教我弄马的活儿,不定出什么事儿呢!”
“傻孩子,当时怎么不跟我说呢?”老关心疼地说。
“他年年过年都念叨,说怎么不回来看看呢?”关师傅的老伴儿说。
“想你时就看电视,可眼睛又不好,影子晃得太快,也看不真……”昔日的师徒俩今天在
一起,似乎又回到那一起坐在炕头上边吃炸小面鱼儿边喝酒的日子。
“长胖了,比那时壮实了。现在还每天早上跑步吗?”关庆章问。
“跑,还坚持呢,也游泳。”濮存昕答应着,随后关切地问道:“关叔,怎么您夏天还烧
炕呢?”
“唉,身体不好,怕凉呗。”
“关叔,您和‘司令’(关庆章老伴儿的外号)要多注意身体啊!”
临走时,濮存昕掏出自己的钱包,把里面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包括一元的,塞到关师傅
的手里(事后有人数过,一共3 200多元)。
汽车发动时,两位老人站在家里的土房前,一个劲儿地挥手,满脸是泪;而坐在汽车里的
濮存昕,眼角也挂着泪花。
一颗心献给黑土地——“为第二故乡做广告,我一分钱不要!宝泉岭农场在任何时间、任
何场合使用我的名字、形象做宣传,都不算侵权。”
濮存昕虽然多年没有回第二故乡宝泉岭,但他对这片养育过他的黑土地的特殊情感没有因
时光的流逝而淡化,相反却与日俱增,越来越强烈。
他时刻记挂着宝泉岭,关注着宝泉岭的经济发展。
首都的十月,秋高气爽。“北京2000黑龙江绿色食品周”活动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当一个
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宝泉岭农场展位时, 立刻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 只见他一边向大家介绍着
“宝泉”牌豆酱,一边拿起介绍农场概况的彩色宣传单,签上名赠送给大家。
“濮存昕!”眼尖的人一眼便认出了他,一时间闪光灯闪成一片。这时,省长宋法棠、副
省长申立国、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玉林、宝泉岭分局局长邹积慧也来到展位前,与濮存昕合影
留念。宋法棠紧紧握住濮存昕的手说,你对宝泉岭的宣传,也是对黑龙江的贡献,第二故乡的
人民很感谢您。濮存昕说,今后宝泉岭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不论做什么,我都分文不取。
这次回访第二故乡之后,他又不辞辛劳地赶到哈尔滨,参加了 6月15日开幕的哈洽会,第
二次站到了宝泉岭豆酱的展台旁,成了哈洽会的一大新闻。
在宝泉岭短暂的一天多时间里,濮存昕专程前往参观了赵尚志纪念馆。在那里,他看到了
赵尚志牺牲前拍下的最后一张照片,赵尚志蓬头垢面,脸黑瘦黑瘦。望着眼前的这幅照片,濮
存昕的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就是我们景仰的英雄,抗联将军,年纪轻轻就献出了
生命,当时他们牺牲的时候,就是想着为了将来,为了下一代过好日子。今天,我们过着和平
安逸的生活,我们为人民做点什么,还有什么可说的!”
参观完宝泉岭的企业后,濮存昕再次向家乡父老留了话,在任何媒体、任何场合,农场用
他的名子,形象做宣传都不算侵权!要知道,以濮存昕目前的身价,拍一个广告的价码至少在
百万元以上,从中不难看出,濮存昕对第二故乡的殷殷大荒情、拳拳赤子心。在名人形象与金
钱关系如此密切的今天,濮存昕把他的一颗心完完全全地掏出来,无私地奉献给了黑土地。
离开宝泉岭时,濮存昕对“知青助学基金”的事仍割舍不下,他希望如今有所成就的知青
都能加入到这个基金会,为黑土地尽一份力。他说,如果没有别人愿意为这个基金会注入资金,
他每年都会注入一部分,“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我愿为第二故乡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
“北大荒,我还会再回来看你的!”
濮存昕小传
濮存昕,1953年出生,1969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 (宝泉岭农场),8年
后返城回北京,现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濮存昕生长在一个艺术家庭中,父亲是“人艺”的演员、著名导演,住在“人艺”的大院
里,周围的邻居都在人艺工作,他常去看叔叔阿姨们排戏,从小就与戏剧结了缘。
濮存昕是中年后出名的著名演员。1978年,他成了空政文工团的演员,1986年,“人艺”
排演话剧《秦始皇父子》,借其来饰演扶苏一角,给了他显露话剧表演艺术才能的机会。之后,
他在《雷雨》中饰演周萍,在《天下第一楼》中饰演大掌柜,在《哈姆莱特》中饰演哈姆莱特,
《李白》中饰演李白,还主演了《天之骄子》、《阮玲玉》、《古玩》等剧。
濮存昕在影视界成名,先得识于谢晋的慧眼。1990年,谢晋执导《最后的贵族》,濮存昕
饰演陈寅一角,他把这个哈佛大学的才子,演得书卷气足,甚受好评。之后,他在话剧、电影、
电视中成功地饰演了多个角色,声名远震,尤其在《英雄无悔》中饰演公安局长高天,影响至
深。在影视剧三界,濮存昕以优秀的表演连连获奖。
更难能可贵的是,濮存昕不仅仅是一位著名的演员,以精湛的艺术表演来活跃生活,给人
以艺术的陶冶和享受,他还热心公益事业,做爱心大使,为被各种困难困扰的人献上爱心,为
解除他们的困难而奔波而行动。
2000年11月,卫生部授予濮存昕“预防艾滋病宣传员”称号,12月 1日是全球“预防艾滋
病运动日”,濮存昕到艾滋病人病房去,在病床前与病人交谈,鼓励他们战胜疾病。并在做艾
滋病公益广告时,与病人握手,帮他们铺床,拿拖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宣传认识、预防艾
滋病,关心艾滋病病人。
濮存昕还在中国少儿基金会的名下用自己的名字设立了基金会,并每年向基金会投入,以
用更多的钱捐助贫困少儿就学读书。
(作者:肖荣江,现任中共宝泉岭农场党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