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今朝正璀璨
明珠今朝正璀璨
明珠今朝正璀璨
魏 然 魏世缓
引 子
5月,是北疆荒原万象更新的季节, 温暖的春风吹绿了松花江两岸的杨柳,路旁的杏花争
奇斗艳。迎着和煦的春风,我们走进了宝泉岭农场中学。
扑面而来的花香,井然有序的校舍,金光闪闪的荣誉牌匾……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激发着我
们的创作灵感,有个想法——把这真实地记录下来。
在学校的接待室里,校长李小平、书记王成君热情地与我们交谈起来,得知我们此行的意
图后,李小平校长很干脆地说:“那就多写一写我们的老师吧,他们在教学一线很辛苦,成绩
应该归于他们。”书记王成君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变化情况。不知不觉,笔者的眼前勾勒
出了一幅崭新壮美的发展图景,同时,也窥见了这颗“宝泉明珠”璀璨的明天。
托起明天的人
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1993年前,受企业经济大气候的影响,
学校的各项建设欠账很多,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使教学工作处于弱势。
1993年秋,学校调整了领导班子,多年被农场党委评为“优秀党员”和被黑龙江省教委授
予“优秀教师”的李小平,在众多教师中脱颖而出,被组织上任命为校长。
上任后,为改变教学环境,他本着“事业为重,奉献为荣”的人生信念, 率领1 800多名
师生在校园大搞绿化建设,仅用5天的时间,校园30%的面积得到了绿化,修建了 7个景点,园
林式的校园,景色宜人,因此学校被农场总局评为“绿色学校”。
在大力改善教学环境的同时,有着17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李小平清楚地知道,教育的一切手
段都是为出成绩服务,而成绩的取得必须抓好师资培训,他常常说:“2分的教师教不出5分的
学生。”除了选拔优秀教师到名校进行岗位培训外,从1999年起李小平亲自到大专院校选优秀
的师范毕业生来校任教。对于学校多余的人员与不称职的教师给予分流,使一批有知识有能力
的教师得以重用,为学校早出人才多出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工作离不开硬件建设,否则,
只能是纸上谈兵。在校长李小平的主抓下,建起全垦区较为先进的理化生物实验室、计算机室、
电教室、多媒体语音室。他要求师生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对师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目前
这项教育已经开展6年之久。
严师出高徒,在严格的训练之下,教师们在教研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994年,体育教师周长青在“黑龙江省首届中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二等奖;政
治教师刘春英在1996年黑龙江省中学教师“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优秀课大赛”中获得二
等奖;1998年,教师刘勇、毕淑荣、徐超英在“黑龙江省化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个一
等奖和两个二等奖;1999年,生物教师姜晶在“黑龙江省中学生物教师职能大赛”中获得一等
奖,在“总局中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中获最佳优质课奖;2000年,杨红教师在“首届全国中小
学英语教师优质课大赛”中获黑龙江赛区一等奖;教师白雪松、胡佳军在“黑龙江省中小学体
育教师说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王秀敏教师在“总局高中历史教师说课、课件、教案、公开
课四项大赛”中分获 4个一等奖;张春江教师在“垦区英语教师优质课大赛”中获优质课一等
奖、课件设计一等奖、教案设计二等奖;纪抗战老师在“垦区中学数学教师说课大赛”中获得
一等奖;体育老师李凤英在“垦区首届中小学体育教师优质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这些丰硕的成果不仅让李小平感到满意,而且还得到了省教委和总局教育局领导的一致好
评。
明珠闪烁宝泉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在宝泉岭地区,宝泉岭农场中学的名气很大,而校长李小平的名字更亮。在这个地方,一
些学生家长托人找门子,千方百计想把子女送到这所学校来,这其中自有奥秘。在抓教学上,
他是实打实,就像他那朴实无华的性格一样,他认为教育的成果不在于去摆多少花架子,或者
喊出多少响亮的口号,关键是要用事实说话。要想让学生们都有一双搏击知识海洋的铁翅膀,
那么,学校就要为学生打造出一艘出海远航的“航空母舰”。
在抓教育管理上,李小平有他独特的方法,他提出了“抓住一个灵魂,突出两个重点”,
即:教育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在教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李小平严格要求教师着手于教学的难度、广度和深度,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引导教师
树立以人为本、公开教育的观念,以学为主、目标教学的理念,并创立“主动、合作、创新”
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常规教育中,他要求老师严格教学计划,遵循教学规律,按照制定的各项制度及结合大
纲、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备课,所有教师抓住重点、难点,实施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综合
能力和素质。随着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宝泉岭农场中学在全国高校招生考试中先声夺人,各
科高考成绩均超省平均分,高中会考通过率均为100%,特别值得教师们欣慰的是,继1991年应
届生范晓春同学获全国高考省理科状元,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后,1994年,应届学生刘宝华同
学在全国高考中,以垦区理科状元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1997年,应届生沈慧丽同学再以
理科垦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中央财经大学录取。2000年,应届生尚钦同学以垦区理科第二
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有人做过统计,在李小平任校长的 7年里,宝泉岭农场中学向高
等院校输送910名合格的大学生,显著的成绩赢得社会各方面的赞扬。
然而,李小平在前进的路上又有新的举措,2000年 9月,在他直接倡导下,学校高中开始
了课程改革,变传统式教学向教育现代化方向迈进。
经过一年的运作后,2001年 9月,总局“示范性普通高中”专家小组来校验收,在顺利通
过验收后,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个学校的工作是垦区一流的,称赞校长李小平治校有方。
奔向灿烂辉煌的明天
在采访期间,书记王成君向我们讲述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一次,一位美国友人来校观
光,她在参观了学校的教学设施时连连说“OK”,就在她听完有关素质教育的情况后仍依依不
舍地离开了校园。得到外国友人的认可,足以说明这个学校是叫得响的。
走进中学的荣誉室,锦旗、牌匾数量之多,来自省农垦总局、分局给予学校的荣誉比比皆
是,让人目不暇接。目前,学校是农垦总局“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又被省教委授予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学校”。五一劳动节前夕, 校长李小平被评为
“黑龙江省劳动模范。”每当提到学校的成绩,李小平总是微微一笑地说:“这算不了什么。”
这或许就是他那种“讷于言,敏于行”的性格吧。
谈到学校今后的发展,李小平讲了他的打算:一是改革办学模式,计划今后每学年高中招
收10个班,高中共计30个班,扩大艺体班的招收量,为一个速滑班和一个美术特长班。二是实
现教育教学和管理现代化,计划再建两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多媒体语音室,建两个电子备课室
外,全校教师每两个人一台计算机,学校实行计算机监控和办公自动化。三是贯彻课改纲要,
构建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努力把学校建成省级示范高中。
实实在在的人,实实在在的话,实实在在的事,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那种俗气的豪言壮
语,只要你同他接触,他的朴实谦逊的作风使人从内心感到敬佩。
他是一个力争上游的人,在这个脚踏实地孺子牛的身上,我们将看到宝泉岭农场中学——
这颗荒原上的明珠,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夺目。
(本篇载于《共和国英才》,华龄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