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抗洪接灾民
“98”抗洪接灾民
“98”抗洪按灾民
马继河
1998年,嫩江、松花江、黑龙江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暴雨,江水猛涨,淹没了沿江农场和
村屯,位于嫩江沿岸的肇源农场,场部和大部生产队被洪水淹没,居民家园被淹,无家可归。
1998年 9月10日,农场接到命令,为紧急安排受灾群众,宝泉岭农场接收31户受灾群众到
农场落户,即日由农场安排接迎。
9月11日清晨四时, 经过挑选的十辆长箱大车、两辆客车,两辆指挥车准时集结在农场工
人文化宫门前。为了执行好这次特殊任务,农场做了周密的安排,特派我和农场交通科长蒋富
贵、交警中队队长张惠鹏、办公室主任钟泉伟随车队指挥,电视台新闻部主任谢百炼随队全线
录实。
十四辆大小车辆一字排开,检修完好。大车、客车风挡玻璃上都统一贴上“宝泉岭农场迎
接灾民专用车”字样,车身贴上了宣传标语,一辆三菱和一辆切诺基标上了“宝泉岭农场接迎
灾民指挥车”。整装待发的司机们一脸的冷峻,在若干运输车辆中选中的这十辆大车,应该是
车况好、人利落,驾驶技术呱呱叫的。执行这样的特殊任务谁也不敢、也不能含糊,人命关天,
救灾更要安全,而且这一特殊使命又具有了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
清晨,冷风使出发前本有些凝重的空气又多了几分严峻,我们这一行30人代表着宝泉岭农
场人民,肩负起了迎接灾民的重任。
党委书记王柏春、场长岳财岭准时到来为这一特殊队伍送行。我代表农场党政班子作了战
前动员,要求司机同志忠于职守,听从指挥、协同作战、顾全大局,保证安全。要求指挥人员,
严格按预案指挥,及时沟通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一声“出发”,顿时,马达轰鸣,为保证车队的整体运作,指挥车一前一后,带领着大车、
客车,驶出宝泉岭……
在指挥车里,我们一边讨论完善预案,一边与分局迎接灾民总指挥——副局长周振江联系。
下午 2时40分,车队第一个抵达全局各车队的集结地。总局交通局、交警支队的引导车在那里
等候引导各车队进入哈尔滨,通过省城。随后,兄弟农场的车辆也陆续到达。经过一番安排,
各场车队准备过城,由于是迎接灾民专用车队,已获交通部门特准,不管是什么路、什么通行
信号都可以通过,但必须跟上前导车。宝泉岭农场的车队被安排到第一队、行进前我又提出四
条要求:第一,车速适中;第二,车距紧缩,不能让别的车插入;第三,车辆必须按编号顺序
行驶;第四,队尾指挥车必须断后,有情况及时报告,不能让一辆车掉队。接着,我们的车队
紧随总局前导车的引导,驶入哈尔滨市区,引导车警笛鸣叫,我们的第一车队、第二车队、第
三车队……大约一百多辆大车、二三十辆客车、二三十辆指挥车的长长车队开始过城……
一小时左右,我们的头车穿过城区,上了松花江大桥,停下集结,回头一望我们的一号、
二号、三号……队尾指挥车,都陆续出现在视野中,我们的车队完整地跟上来,第一个通过了
省城。第二车队、第三车队望洋兴叹,没能看到几辆车跟上,大部分都陷入了省城的车流之中
……
我们的车队集结后,告别了引导车前往扎营地——大庆卧里屯,大约晚上七点钟,车队赶
到卧里屯,第一个向周振江副局长报到。
晚上八点,周振江副局长召集了各场指挥人员会议,提出了具体要求,分配了迎接任务。
为养足精神,完成好明天的任务,会后,我们几人指挥分头催促司机们抓紧时间休息。
第二天早饭后,整个车队开始向肇源农场居民临时驻扎的高坡上行进。这里的乡亲怀着故
土难离,又企盼新家园的矛盾心里,迎接着我们。整个接运队伍到达后,各认各的人,各找各
的队伍,一时很乱。我们几个指挥一商量,必须一板一眼地处理好每一个环节,忙中决不能出
乱。现场迅速分工:第一,立即与移居宝泉岭农场的临时带队人联系,找到各户主开会;第二,
根据家产的多少,合理分配落户单位,同单位的装在同一车上,避免回场后再行倒装;第三,
装完车后,统一出发。几项工作分头落实后,分组装车,有条不紊地进行。陆续装完后,十辆
大车排好队,灾民和家中物资都由大货车运到古龙镇,灾民在古龙镇转乘停在那里的客车,派
钟泉伟主任在客车上服务和紧急情况处理。车队走出肇源农场时已是掌灯时分了,我们的车队
依序行驶,不时迎上抛锚和靠边休息的车辆。我和几个指挥人员在车里商量,在天亮之前必须
通过哈尔滨市,否则过城将遇到很大困难。司机可以根据不同的休息习惯,可在大庆休息,也
可通过哈尔滨市再休息,但必须在第二天早六点前赶到哈同公路收费站集合。指挥头车与先行
车直达收费站,后车压阵催促先休息的司机准时到达收费站。商量完后,车队暂停休息,把正
副驾驶员叫齐,把商量的意见传达给每个人,10分钟后,指挥头车带领暂不休息的车辆前进,
指挥尾车带领先休息的车辆休息。
第二天 5点40分,车队的十四辆大小车辆提前到齐,所有人员简单地都在车上吃了早餐。
进入了高速公路,直奔宝泉岭方向前进。近中午十一点左右,前指挥车到达了佳木斯收费站,
由于收费站工作人员对上级的精神理解不透,要强行收回救灾车辆的通行证。随队的交警中队
队长张惠鹏、记者和我上前与其交涉很长时间,一直到我们的车辆全部到齐,办理了相应手续
通过。
下午近二点,我们的车队到达了宝泉岭,经过三天的疲劳紧张地工作,我们这支特殊队伍,
安全地完成了特殊任务。当即,我们向分局指挥部周振江副局长报捷,电话中,周副局长高兴
地告诉我,“宝泉岭农场是第一个报捷的,这次组织的迎接灾民工作,也是最好的”。放下电
话,我的心也非常激动,洪水无情,人有情,能安全地把31户99名灾民迎接到宝泉岭,我深深
地松了一口气。
车队驶入农场,到达招待所,宝泉岭农场党政班子和全体机关的同志在此欢迎农场的新成
员,场长、书记激动的讲话,热烈掌声一阵阵响起,这99名新成员从这一刻起,真正地融入了
宝泉岭这个大家庭。
(马继河,“98”抗洪时期, 任宝泉岭农场党委副书记,2000年12月调任垦区工业学校校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