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生产队 第二生产队
二队位于岭西地区,距场部西南7公里,哈萝公路477公里处向南一公里。1996年农场体制
改革时,将土地相邻的三十一队并入该队,二队现有土地总面积2 114公顷,耕地面积1 253.3
公顷,土壤结构为白浆土。常住人口741人,283户。职工总数248人,女职工117人。职工中具
有大专文化程度的5人,中专3人,高中58人,初中154人,小学28人。
该队生产经营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大豆、小麦和玉米。畜牧业以
饲养奶牛、黄牛、猪、羊为主。生产队由于地处梧桐河西岸,地势低洼平坦,益于种植水稻。
农场在其临近的梧桐河边建有电力抽水站一座, 使二队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耕地总面积的50%,
是农场惟一河水灌溉种植水稻的生产队,也是全场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稻最多的生产队。2000
年种植水稻615公顷,单产7.8吨,总产4 797吨;玉米150公顷,单产7.5吨,总产1 125吨;大
豆280公顷,单产2.5吨,总产700吨,小麦90公顷,单产4.2吨,总产378吨。全年生产粮豆7 000
吨,饲养奶牛 139头,黄牛50头,羊280只,生猪存栏1 200头,家禽5 000只,年产鲜奶400吨,
肉140吨。
全队拥有机械总动力3 645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0台,小型拖拉机110台,收获机11台。
植树造林 200公顷,42条防护林分布于田间,田成方,林成网、格局幽美、防风固土。灌
溉排水沟渠纵横交错,水利工程配套,创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稳产高产奠定了较好的
基础。
生产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教育、卫生防疫、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各项基层组织
健全。15年来,没有发生过重大生产事故,在 126名育龄妇女中,从无超生,计生率达100%。
队内设有卫生所,注重卫生防疫,一般疾病可就地医治,重危病人,可及时送农场、分局医院
治疗。
1997年,农场投资22万元,改造了住区的道路,重新装修了生产队办公室。2000年,农场
又投资 3万元,建成了职工活动室、图书室、游艺室、党员电教室等活动场所,为职工文化娱
乐创建了良好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生产队经济发展逐年上升,职工群众生活水平日新月异。
到2000年,全队人均收入达 5 000元,家家看上了有线电视,户户吃上了自来水,人均住房面
积达20平方米,有三分之一的职工骑上了摩托车。实现了生产机械化,家庭电器化。
1999年8月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在原省政协副主席戴谟安及总局、分局、农场领
导的陪同下,视察了二队水稻田。在一望无际的水稻田边,总局局长王玉林向杨副主席介绍说:
黑龙江垦区几年来在保护湿地的同时,以稻治涝,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杨副主席听了格外高兴,
他说:北大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王震将军亲自倡导开发建设了黑龙江垦区,使之成为国家重
要的商品粮基地,这是历史性的贡献,我相信,在垦区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耕耘下,北大荒的
明天会更加美好。
二队党支部在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队职工,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
建设,使两个文明建设一年步上一个新台阶。1997年生产队党支部被鹤岗市委评为标准化党支
部;1998年被农场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2000年被分局党委评为先进党组织。1998年二队被总
局评为先进生产队;2000年被分局评为科技示范队。
二队主要领导任职一览表(2000年)
表附-2
续表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