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生产队 第八生产队
八队位于岭东南地区,距场部东南14公里,东邻本场九队,南与梧桐河农场接壤,西是本
场七队,北靠本场六队。于1951年建点,1953年为宝泉岭农场福利屯作业区,1956年为宝泉岭
农场二分场,1964年分场撤销后,编为农场九队,1969年兵团时期编为十五团八连,1977年兵
团撤销后编为农场八队至今。
土地面积1 850公顷,土壤结构为沙壤土,截止2000年全队常住人口 623人,214户。职工
273人,其中女职工107人,职工文化状况为大专6人,高中167人,初中94人,小学9人。
全队拥有农机总动力1 956千瓦,其中大型履带拖拉机 9台,轮式拖拉机6台,小四轮68台,
收获机 7台。生产队农具场管理标准化,1997~2000年分局作为样板,多次在此召开农具场管
理标准化现场会。
造林面积 205公顷,拥有67条林带,田间实现了林网化。田间排水沟渠67条,断根沟34条,
农田水利工程配套。
生产经营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大豆、玉米,畜牧业以饲养奶牛、
生猪为主。2000年种植麦类作物450公顷,单产 2吨,总产900吨;玉米120公顷,单产5.7吨,
总产684吨;大豆1 280公顷,单产2.3吨,总产2 944吨,粮豆总产4 528吨。饲养奶牛280头,
年产鲜奶1 120吨;生猪存栏1 600头,年产猪肉125吨。
随着农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职工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到2000年全队人均收入达 4 500元,
人均住房面积18平方米,有线电视、自来水入户100%,80%家庭安装了电话,50%家庭拥有摩托
车。
1958年12月,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八队(当时为农场二分场)题写了内容为:“奖给农业社会
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合江农垦局宝泉岭农场二分场”的奖状,使二分场全体职工家属倍受鼓舞,
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八队是农场南片的中心生产队,农场举办的各项体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经常在八队举
行,促进了生产队的两个文明建设。1997年生产队被评为小康队;1998年被总局评为文明队标
兵。
八队主要领导任职情况一览表(2000年)
表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