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十四生产队

第二十四生产队





   第二十四生产队

  二十四队位于岭南地区,距场部南 6公里,1958年建点时为宝泉岭农场一分场五队,1969
年兵团时期编为十五团二十四连,1977年兵团撤销编为宝泉岭农场二十四队至今。

  土地总面积1 547公顷,其中耕地1 065公顷,土壤结构以沙土为主,耐旱性差。截止2000
年全队有常住人口371人,134户。职工191人,其中女职工95人,职工文化状况为大专4人,中
专4人,高中33人,初中143人,小学7人。

  生产经营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稻,畜牧业以饲养
奶牛、黄牛、生猪为主,家禽饲养也具有一定规模。2000年种植小麦367公顷,单产2.0吨,总
产734吨;大豆311公顷,单产1.9吨,总产591吨;玉米200公顷,单产 6吨,总产1 200吨;水
稻118公顷,单产7吨,总产826吨,全年生产粮豆3 351吨。饲养奶牛156头,年产鲜奶450吨;
黄牛70头,年产牛肉9吨,生猪存栏7 395头,年产猪肉590吨;饲养家禽1 950只。家庭饲养业
已成为生产队许多家庭的主营经济,效益可观。

  植树造林97公顷,48条林带分布于田间,实现了田间林网化,起到了防风固土,保护农田
的作用。断根沟28条,农田水利建设完成土石方 2 000立方米,农田排水工程已于1996年全部
完成。

  随着改革的深入,自营经济不断发展,生产队从事个体经营的人数也不断增多,到2000年
从事小日杂商品零售的有4家,全年零售额达9.1万元,从事运输业走上致富道路的有3户。

  卫生防疫、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工作真抓实干。15年来无重大传染病发生,无早婚、早育、
非婚生育、超生等现象发生。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教育、安全生产等基层组织健全。利用广播和板报等宣传工具加
大宣传力度,使全队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社会治安状况良好。1996年,农场投资28万元修
筑了生产队居民区道路及两旁的排水沟,粉刷了办公室,修建了厕所,安装了有线电视和自来
水,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随着农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队职工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
均收入由1986年的374元增加到2000年的3 400元,平均存款由1986年的 208元增加到2000年的
12 000元。

  全队拥有农机总动力1 247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8台,小四轮拖拉机18台,收获机2台。
场院、保养间、农具场齐备,布局集中合理,便于拖拉机、收获机及农机具的管理及维修。

  生产队距农场场部较近,农场举办的知识竞赛等活动常在该队举行,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
活,促进了生产队的两个文明建设。1996年生产队党支部被农场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1997
年生产队被分局评为小康队;1990、1991、1998、1999、2000年,生产队被分局评为民兵工作
先进单位。

   二十四队主要领导任职情况一览表(2000年)
  表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