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刘铁楠)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都遵循着一个规律,即盛世修志,世世代代相袭绵延,以古鉴今,
借史教化。
  《宝泉岭糖厂志》就是欣逢举国改革春潮涌,宝糖再上新台阶的新局面下付印出版的。这
部厂志几经易稿、斟酌精炼,集“存史、资治、教化”于:一身,朴实、自然、壮阔”于一体,
全面概述了宝糖人“以苦换甜、争创一流”的精神,是一部鼓舞后人的教科书。
  1973年当梧桐河水滚滚东去,宝泉山下处处花开的时节,宝泉岭垦区第一座糖厂在里剪彩
开工了,空旷的荒野从此为有这些军人、学生、知青和农民的到来而沸腾了。火热火热的太阳,
烘烤着建设者不畏艰难的脊梁,寒冷的风雪,吹刮着建设者们简陋的帐篷。创业苦,事业甜,
凭着顽强的毅力、坚强的信念,建设者们战胜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施工条件差,安
装工具落后,他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肩扛人背、土法上马,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厂房拔地
起,机器轰隆响,他们向祖国向人民奉献出用青春和生命凝结的雪白雪白的食糖,为垦区的工
业谱写了一曲新的篇章。
  和着时代的节拍,宝泉岭糖厂每一步都留下了时代的脚印,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有过失败的痛苦,有过胜利的喜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一夜春风,给宝糖以新生,那段难忘的历史,虽苦却熔铸了宝糖
人峥峥铁骨,朗朗情操,有了充足的原料,依靠科学的管理,生产有了飞跃,企业有了效益,
优质绵白糖,省级先进企业,效益好先进单位,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纷来沓至。此后,宝糖
年年丰收,岁岁盈利。
  岁月的艰辛,事业的甜蜜,宝糖人实实在在用两只脚,在最初的那还没有路的大地上,深
浅不一,歪歪斜斜地走出了自己的路,创造了自己的企业精神:“以苦换甜,争创一流”。这
段历史是宝糖人勇于拼搏、敢于探索、不向命运低头的征战史;是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的科
学进军史;是宝糖人开发垦区工业的创业史。这段历史镌刻着宝糖人的理想和信念,凝结着宝
糖人的智慧和力量。
  这部厂志,上限1973年,下限1985年,厂志脱稿后,本应定稿出版,由于编写人员变动较
大,厂机构、领导班子都有变化,厂志工作出现一段空白,时至1992年底才相延相续。恰逢今
年建厂20周年大庆,这部厂志出版应是一份好贺礼,可是从1986年至1993年7年多历史又经过
了一个大变革,同样糖厂也经历了一个转折,1988年扩建,由500吨的中型制糖企业,发展为1
500吨的大型制糖企业,而且企业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大的飞跃,7年不续实
在觉得不完善。经请示上级部门,在与全局编史同步的情况下,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概述
及大事记纳入该书附录,当补厂志之不足,又能较完整地反映我厂的全貌,还不损史书的时限
划分至臻至善。
  历史的一页已经掀起,宝泉岭糖厂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重温这段历史,为的是缅怀前
辈的丰功伟绩,振奋精神,把宝泉岭糖厂的建设推向前进!
  因时间仓促,部分资料不足,水平有限,错漏难免,望多加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