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建厂阶段
第二节 建厂阶段
宝泉岭糖厂为日处理500吨甜菜的中型糖厂,由黑龙江省轻工业局设计院提供图纸,采
用国产制糖设备,国家投资1384.2万元建起来的。在黑龙江生产建没兵团二师的直接领导下
于1973年1月5日开始筹建,办公室临时设在二师办公大楼清产核资办。糖广主要领导基本配齐
后,于5月6日成立了糖厂临时党委,由党委书记孙希武、厂长郭金昌(现役军人)、副厂长刘光
岚、李庆祥(现役军人)四人组成。在党委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首先进行采点、现场勘察、测
量确定了厂区规划。同年6月4日糖厂领导机关由二师办公大楼搬到了施工现场,支起四座帐篷
住人、搭了个板棚食堂安锅做饭。八团(现二九O农场)施工一连和十六团(现新华农场)施工二
连进厂后,于1973年8月23日主厂房(制糖车间)开始破土动工,同时召开了开工典礼大会,在
开工典礼仪式上,由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楚永兴师长首先挖了第一锹土。十年之后,宝泉
岭糖厂在决定举办十年庆典时,就把“八·二三”这一天定为厂庆日。
1973年10月,十团(现江滨农场)施工三连和十一团(现军川农场)的施工四连陆续进厂,四
个施工连队,再加上二师移交给糖厂的三线工程一连(即现在的工程队)共计五百多人的施工大
军活跃在工地上。由于糖厂三年建厂处于十年动乱的后期,人们已看清了“文革”的各种弊端
和危害,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之下,糖厂的工人、干部从二师所辖各团
和师直各单位汇集在一起。环境的改变、思想的变化,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一无派性、二无陈
旧恩怨,三无戒心,上下之间,同志之间,都能和睦相处,心情都是比较舒畅的。厂党委抓住
了这个特定的有利条件,因势利导,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发扬老红
军和八路军的艰苦奋斗、敢打硬拼的精神。政委、厂长以身作则,经常活动在工地上,每逢大
会战和施工紧张阶段,厂领导就带领机关全体干部冲上去,与工人并肩劳动。身教胜于言教,
以此带动了全厂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在施工有图纸,材料消耗有预算,劳动有定额,进度有时限,质量有标准等一系列科学管
理的前提下,开展比、学、赶、帮、超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还有质量好、进度快流动红旗评比
活动。召开大会战誓师大会,各工种代表发言表决心,激发人们的英雄主义,大打歼灭战,号
召全体指战员参加义务劳动。在工地上,“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百年大计、质量第
一”等醒目大标语高高悬在建筑物上红旗招展,机声轰鸣,工地上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
繁忙景象。
三年建厂,依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北大荒人的开拓精
神,不但各项工程按期完工,而且还为国家节约建厂费15万元。在当时全省新建的同类型糖厂
中,宝泉岭糖厂是投资最少的一个厂子。由此受到了省轻工业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以及二
师首长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