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原料“等、靠”阶段

第二节 原料“等、靠”阶段


按照投产计划,1975年糖厂开始收购甜菜了。这年甜菜站增加了技术员吴双进和15名收购
员。二师指令性计划面积7万亩,实收面积64350亩,平均单产305公斤,共计收购甜菜19644吨,
因为是第一年试机生产,对于甜菜的多与少这个问题,厂子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所以这一年
原料组和甜菜站的同志基本上没有下连队,团里也没设驻在员,完全是坐等来的一万多吨甜菜。
从1976年至1979年历年收购甜菜的情况是:1976年12072吨;1977年10138吨;1978年7593
吨;1979年9408吨。按照设计能力糖厂的年加工量在10万吨左右,这样的收购量只等于加工量
的十分之一,出现了连续四年的“吃不饱、饿肚子”的荒年。造成“吃不饱”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厂领导对生产初期的原料工作没有经验,只是依靠兵团二师首长向各团下达指令性的种植
计划一一“吃等食”,当时有的厂领导认为这是“智取华山一条路”别无他法,二是“一条腿
走路”而忽视了绥滨县、萝北县、鹤岗市的广大农村。但是厂领导在原料工作上的这个失误,
是与当时企业没有自主权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