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制糖第一节 制糖车间沿革 制糖车间的最初雏形是赴佳木斯和阿城糖厂的学员148名。分为浸出、切丝、清净、蒸发、
结晶、分离、石灰窑、锅炉、汽轮机、配电、水处理、化验、仪表、电气维修、机械维修15
个大组,于1973年4月份赴佳木斯糖厂和阿城糖厂学习。除了浸出、切丝、仪表三个组20人在
阿城糖厂学习外,其余128人都在佳木斯友谊糖厂。根据兄弟厂的结构管理经验,他们分为制
糖车间的动力车间,因此宝糖学员队也分为两个队,动力学员队队长苗黎明,指导员佟丽华,
制糖学员队队长于金川,指导员王会来,杨德本兼管两个学员队任总带队负责人。
宝泉岭糖厂学员队,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糖机检修和制糖生产的实际操作练习之后,为配
合建厂设备安装的需要,于1974年8月6日全部返厂,并召开了全厂性的欢迎大会。学员队回厂
后,把两个学员队合在一起一一成立了安装队,于金川任队长,佟丽华、王会来二人任指导员,
苗黎明任建厂副总指挥。
安装队的全体同志,经过一年零二个月不分昼夜的积极奋战,于1975年10月完成了设备安
装任务后,撤消了安装队,以安装队原班人马为基础,正式宣布成立了制糖车间。车间主任由
苗黎明兼任,王会来任指导员。
自制糖车间组建以来,有关机构,人员体制和历届车间领导人的沿革、变更情况,见下列
图表。
学员队时期人员体制情况
表B-5 合计 148人
制糖车间1995年底人员制表
表B-6
制糖车间领导人更迭表
表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