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龙江省延军农场】

【黑龙江省延军农场】


位于萝北县境内,地处小兴安岭东端半山区,场内分布着绵延起伏的自西向东南延伸的
低山丘陵,海拔在100米—400米之间。东临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以黑龙江水系鸭
蛋河上游为界,与萝北县环山乡相邻。南与共青农场接壤,北与太平沟乡兴东村毗邻。邮政
编码:154231。地理座标东经130°37′—130°56′,北纬47°37′—47°54′。南北长30
公里,东西宽20公里,总面积663.3平方公里,耕地(含可开垦荒地)20多万亩。
农场西部与西北部山区属小兴安岭余脉,中部和北部为丘陵漫岗地,自黑龙江向东倾斜
沿及江畔,东南地区为平原低洼地,南部属鸭蛋河下游两岸的冲积平原,地面平均坡降在1/
5000—1/7000之间,在海拔70米左右是农场主要的产粮区。全年无霜期平均127天,最长15
3天,最短114天;年平均日照2267.9小时,年降水量平均611.6毫米,最多834.8毫米,最少
358.4毫米;平均冷冻土层135厘米。
延军农场始建于1958年5月23日。现有人口10615人,其中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
、僮族、布依族约占总人口0.07%。1958年4月27日,转业官兵和部分随军家属开赴至萝北县
延兴镇开荒建场,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改建为萝北农场二分场;1963年2月由东北
农垦总局依据场部驻地“延兴镇”命名为延兴农场;1969年2月为兵团十三团,同年9月团部
搬迁到山区;1976年12月定名为延军农场,意思是延着军队的道路开发建设农场。
1906年(清光绪31年),清政府在此设立瑷珲副都统兵备道,“九一八”事变后,这里逐
渐荒芜。从1936年起,抗联第三军七十五团就在这一地区与日伪军周旋作战,曾发生较大战
斗三次。
延军农场蕴藏着石墨、铀、石灰岩等矿产10余种,密林深处栖息着鹿、飞龙等珍稀动物
20余类;生产厥菜、木耳、猴头、五味子、刺五加等山产品上百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