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龙江省普阳农场】

【黑龙江省普阳农场】


1971年由原汤原农场搬迁到蒲鸭河地区开荒建场,因取“蒲鸭”谐音而名为普阳农场。
邮政编码:154245。位于松花江下游北岸绥滨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30°57′—131°31
′,北纬47°12′—47°22′。东与绥滨农场及绥滨县向阳乡相连,南靠松花江,北与军川
农场接壤,西至嘟噜河。全境面积56平方公里。全场总人口9932人,职工5020人,其中包括
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苗族、壮族、侗族、彝族等10个少数民族共69人,占总人口的0.7%

全场独立核算单位50个,其中农牧生产队23个,工业8个,商业3个,建筑施工业2个,文
教卫生单位4个。农场前身于1956年由铁道兵九师四十二团创建,称八五○九农场,1958年更
名为汤原农场,1960年改称汤原畜牧场,1961年仍用汤原农场原名,1969年为兵团二师十七
团,1977年为黑龙江省普阳农场。
农场地处松花江、嘟噜河冲积平原,属重沼泽地区,南临松花江、西傍嘟噜河,西北部
与莲花泡相接,蒲鸭河,敖来河流经境内。
农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变化明显,冬夏差异大,最高气温一般在30℃以上
,历史上最高气温为37.7℃,最低气温零下35℃,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2℃,年平均气温1.2—
3.2℃,年均无霜期130天,年均降雨量500毫米,雨量多集中在六至八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
0%,年均风速4—5米/秒,最大风速达17米/秒。
农场现有土地总面积77万亩,耕地38万亩,林地3.7万亩,草原8.3万亩,苇地3万亩,水
面1.8万亩。种植业以小麦、大豆、玉米、水稻为主,年总产量为5万吨左右。全场拥有履带
式拖拉机147台,轮式拖拉机115台,农用小四轮拖拉机231台,联合收割机89台,汽车112辆
,推土机28台,挖掘机9台,喷灌机33台,大中型配套农具1010台。农机标准化管理达到“垦
优”,农机设备管理获得农业部三级企业称号,1994 年被总局评为“农机标准化管理先进农
场”。畜牧业以猪、牛、羊、鸡为主,1994年猪存栏4472头,牛557头,羊1677只,家禽435
90只。工业生产主要有粮油加工,农机修造、链条、红砖、预制构件等工业企业,近年来研
制开发富硒面粉,富硒大米,富硒豆油等系列食品,其中富硒面粉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农
作物补硒技术获国家专利,填补国内空白。
农场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农垦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级“
文明单位”、“先进企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场内修筑砂石路73公里,绥佳公路从农场经过,开辟了普阳至宝泉岭、鹤岗、佳木斯方
向的线路。架设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32公里,高压配电线路174公里,低压线路63公里。198
9年建成3800平方米的通信大楼,通过鹤岗市进入全国通讯线路。有线电视入户率76%,集中
供热面积36000平方米,场部和三分之一的生产队吃上了自来水;场部建有一座公园,17处园
林景点,建成商业一条街和2000平方米的商贸城,拥有个体工商户214户,从业人员294人,
全场人均收入1816元,人均储蓄4041元。人均住宅面积14平方米。
全场有小学、中学、职业高中各一所,在校生2070人。有职工医院一所,卫生所28 个,
医务人员92名,1994年被评为国家一级甲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