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共青团工作

第二节 共青团工作



一、组织建设

1977年在揭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全局各级团组织
进行了整团。主要是解决“三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问题。
1982年至1983年,根据团省委的要求,打了一场治瘫、散、促升级整顿战役,对团组进
行了整顿和调整。
1985年在整党中开始进行了整团,使团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为了加强团的战斗力,全局开展了争创先进团委(支部)、优秀团员(团干部)活动,共表
彰先进团委16个,先进团支部85个、优秀团员(含团干部)645名,其中9个团委、18个基层支
部和23名团员受到了上级团委表彰、奖励。其中青年农场江北养鸡场等9个团支部被评为省国
营农场总局的先进团支部;香坊实验农场冰片厂团支部被评为团省委红旗团支部;王显英等9
名团干部被评为国营农场总局优秀团干部。
建团十年来,全管理局有1590名先进青年加入了巾同共产党,240人走上了领导岗位,涌
现出场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000人。
十年来局场两级团委在加强团的自身建设中抓了团干部的配备和培训,各场团委坚
持每年举办一期团干部学习班,局场两级团委共培训团干部83期,2490人次,其中团委培训两
期60人,此外受到上级团委培训的有112人。
几个年份的组织情况
0000095;[/$$p]
二、思想教育

1976年建团初,管理局农场两级团委在团员、青年中,开展了向热爱边疆的好青年——
陈越久学习活动,并组织团干部到陈越久生前单位学习参观。
1976至1980年各级团组织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在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中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
署,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积极参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大讨论。
1982年在全局青年中开展了“三热爱”(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活动,
青年受教育面达85%以上。
1982—1984年组织青少年参加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务农场团委均组织团员青年开展
讲文明用语、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活动和建立文明岗、文明窗口服务竞赛活动,两年全局共
表彰文明青年标兵30人。
1984年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组织青少年认真开展了“向当代雷锋张海
迪学习活动”,全局先后组织了五百多个“学雷锋送温暖小组”,共为群众做好事17767件,
如:香坊实验农场仓库共青团员房玉荣坚持八年风雨不误照顾“五保户”,多年被评为省、
市、局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积极分子,青年农场残疾青年邓少君义务为大家修表500多块。
全局所有“五保户”都山团支部负责照顾。
1984年开展了青少年读书演讲活动,各场团委都举办了读书讲演竞赛,红旗农场团委组
织讲演团到局机关讲演,受到管理局党委和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的好评。
1985年开展了形势政策教育。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局场团委加强了对青年进行
形势政策教育。及时组织青年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的决定》、刚中央《关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作的决定》、《关于动员和带
领全国各族青年在“七五”期间建功立业、做“四有”新人的决定》。通过学习使广大青年
充分认识到我国改革的政治方向和改革的重大意义,坚定了改革信念。
1985年还开展了理想、纪律教育。各场团委均组织广大青少年收听、收看《云南老山前
线英模报告》,收听学习了李燕杰《塑造美的心灵》、《理解万岁》的报告。阎家岗、红旗、
庆阳、青年和香坊实验农场团委分别举办二、三百人参加的理想、纪律报告会,请党委书记为
青少年讲课,进行了理想、纪律教育,通过开展学英雄模范,树立远大理想,为四化建功立
业活动,增强了广大青年为实现共同理想和远大目标的信念。
1985年开展普及法律知识教育。各农场、局直各单位团组织均举办了法律知识学习班,
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法律知识竞赛;聘请司法部门的领导给青年上法律课,受教育面达85%。
红旗农场团委副书记郭玉刚亲自给团员、青年上普法课,还组织普法文艺演出队,深入全场
各生产队演出,用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宣传法律常识,深受广大青年和职工家属的欢迎,
并在总局经验交流会上介绍了经验,受到总局领导和与会者的好评。
从1985年开始,全局团组织还开展了“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
达标”活动

三、生产话动

1.开展新长征突击队、突击手活动
从1978年开始在青年、团员中广泛开展了争当新长征突击手、队活动。广大青年立足本
职,争创一流成绩。十年来,全局涌现出管局级突击手100多名,突击队56个,涌现出国营农
场总局突击手4名,突击队5个,突击队标兵2个。青年农场江北养鸡场团支部还获得了哈尔滨
市团委的天鹅怀”。局工程公司桩基钻井五队被管理局团委授予青年突击队标兵的光荣称号。
1981年香坊实验农场奶牛场的青年挤奶员马力管理的9头奶牛总产量达66523.5公斤,比别人
养14头奶牛出奶量还多,平均每头产奶7649公斤,由于他成绩显著,被授予哈尔滨市新长征
突击手标兵的光荣称号。阎家岗农场养牛女状元诸冬梅也由于养牛成绩显著,在平凡的岗位
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1985年被评为场、管理局青年突击手标兵、劳动模范和省国营农场总
局突击手。
2、开展勤劳致富、科学致富活动。
1985年开展勤劳致富、科学致富活动,全局涌现出科学致富能手105名,其中有两人被评
为全省青年致富能手的称号。青年农场江北养鸡场共有44个承包户,其中团员青年承包户37户,
称之为“青年号”养鸡场。由于实行科学饲养,全队连续五年盈利超 100万元。每个青年养
鸡专业户都成了万元户,每个养鸡青年都成了养鸡“土专家”。 1979年阎家岗农场养猪模范
王玉娥,采用高寒地区养猪法,大大地提高了仔猪成活率,被评为黑龙江省“三八”红旗手,
被誉为哈尔滨市农业战线“五朵金花”之一。
3,开展以“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革、小建议、小设计”为主要内容的“五小”竞赛活

1978年,青年农场钟从民发明了养鸡流水自动线和局长董彬一起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表彰
会议。
1983年局机械厂朱景跃发明了250A深井泵液轮铸造精铸模具,获哈尔滨市级“五小”发
明奖。
1984年阎家岗农场共青团员孟繁江获市革新能手称号。
4.开展“采种支甘”活动
1983年以来,为响应团中央号召,全局有5000名青少年参加“采集树种支援甘肃”活动。在
人少、种源贫乏的情况下,完成总局团委下达的“采种支甘”任务。

四、文体活动

1976—1980年各级团组织开展“二组二队一室”(即演唱组、板报组、蓝球队、乓球队、图
书室)活动。青年业余文化生活比较活跃。当时每个农场都设有业余文艺宣传队。在1982年
省国营农场总局文艺汇演中,哈尔滨国营农场管理局获文艺演出集体第二名,取得了可喜的
成绩。
1980年以后开展了以兴办“青年之家”和种植青年田、林等筹集活动经费为主要内容的
创家立业活动。1985年全局建立青年之家57个,有2个被评为省国营农场总局优秀青年之家,
5个评为哈尔滨团市委优秀青年之家。
1984年以后,创家立业活动逐步走上了与工会等部门联合建家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