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概况

第二节 概况



1985年初,农场有7个工业单位。即松花江白酒厂、食品厂、酱油厂、家具厂、砖厂、修理
所和纸箱厂(集体所有制)。有职工357人,年用临时工120人(主要是松花江白酒厂用的),砖厂
用季节工100人左右。全场共有工业用房14276.6平方米。1985年末农场工业总产值为1269.3万
元,占全场各业总收入的68.7%。在工业生产中白酒生产占主导地位,年产白酒2000吨以上,
产值超过1000万元,年盈利百万元以上,其它几个工业单位,均属小型微利企业,年产值总和
不超百万。

1986年春,在松花江白酒厂筹建啤酒分装生产线一条,分装哈尔滨啤酒厂啤酒。9月末投
产,年末生产分装啤酒1480吨。1986年6月5日,筹建罐头厂,当年投产,生产罐头46吨。罐头
厂属食品厂一个车间。

1987年8月22日,经管理局批准,扩建糕点车间,使厂房达到300平方米,并增加一些相应
设备。

1987年8月27日,经农场总局批准,扩建松花江白酒厂,建清香型优质白酒车间,建筑面
积为7209平方米,可年产优质白酒900吨。投产后酒厂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利税500万元,松
花江白酒厂将成为垦区大型酒厂。

1987年10月17日,经农场总局批准,筹建肉鸡屠宰冷冻厂(见畜牧业章)。

1988年9月19日,经管理局批准,建乳品厂。总投资为700万元的三个中型项目,即白酒厂
的清香型优质酒车间、乳品厂和冷冻厂,经过一年的建设,相继建成投产,全场工业实力大大
增加。

1990年2月7日,修理所更名为“红旗农场汽车修配厂”。全场的汽车修理都必须到自己的
汽车修配厂。这样使汽车修配厂活源充足,农场资金又不外流。

到1990年末,全场有工业人口1051人,有工业职工679人,用临时工174人、用季节工100
人左右。工业用房由1985年初的14276.6平方米增加到29964平方米,比原来面积翻了一番还多。
年末全场工业总产值为2261.9万元,比1989年的846.3万元增加了1397.6万元,提高了161.7%。
1990年全场销售收入为6500万元。全场工业实现利润164.8万元,比1989年工业盈利101.2万元,
提高62%。

1990年11月28日,哈管局决定,把农场的松花江白酒厂划分出去,成为独立单位,归管理
局直接领导。

1991年4月29日,经管理局批准,改红旗农场劳务市场印刷厂为黑龙江省红旗农场印刷厂。
1991年10月21日,经管理局批准,奶粉厂生产乳酸菌素原料药车间,开始生产乳酸菌素片,厂
名定为黑龙江康泰制药厂。工业还有建筑公司的构件厂,年产预制板5000立方米左右。属建筑
公司的一个工区,不单独核算。

1993年4月25日,因食品厂经营亏损,经管理局批准停产。266名职工下岗待业。

1994年8月,农场把印刷厂转让给职工个人经营。

1994年10月18日,农场停止红砖生产,把砖厂出租给个人经营。

1995年1月中旬,农场撤销汽车修配厂,将其全部设备卖给个人。

1995年2月初,农场撤销纸箱厂,工人下岗待业,干部回收货款。

1995年12月中旬,农场把食品厂卖给哈尔滨市黄埔集团公司。

1997年4月2日,农场把纸箱厂卖给哈尔滨市浩华门窗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1997年8月1日,因冷冻厂经营亏损,农扬把冷冻厂出租给外单位个人经营。

1997年12月中旬,农场把酱油厂卖给哈尔滨美狮集团。

从1993年到1997年,农场在转、租、卖经营思路的指导下,全场工业已经化整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