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服务业
第三节 服务业
一、服务业概况
从1985至2000年,农场共有过4个服务业单位。即1979年3月组建的服务大队,1983年服务
大队改名为生活服务公司,1986年生活服务公司改名为总务科,1988年总务科改名为动力设备
科至今。
1982年10月1日,农场成立劳动服务公司,于1988年8月被撤销。
1993年6月,组建实业开发总公司,于1994年7月6日被农场撤销。
1994年5月组建的京通旅游实业开发总公司(即京通酒店),1996年12月末,因经营亏损,
农场将其出租给个人经营,于1999年5月末,解除租赁合同,收回农场。
二、劳动服务公司
1982年10月1日,农场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农场成立劳动服务公司的目的是为了组织职工
家属中的闲散劳力开展服务性生产,使职工家属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有利于职工家庭生活水
平的提高,减轻农场的负担;劳动服务公司兴办的经济实体,同时还能安置一部分待业青年。
所以,劳动服务公司在成立的最初几年,办起了挂面厂、制鞋厂,成立了废品收购站,并下管
望哈青年纸箱厂。
1985年末,有职工34人,有房产738平方米(集体积累资金所建)。
在1984、1985年兴起的经商热潮中,劳动服务公司到处聘经商“能人”做买卖,放弃了实
业生产,一味追求抓外快,结果越陷越深,不可自拔。到1985年末,劳动服务公司应付款额高
达70万元。聘用的“能人”大都是当时社会上的“猴子”,即现在的骗子,给农场造成很大经
济损失。
1986、1987年农场领导很大精力被劳动服务公司的官司所牵制,常有各级法庭的传票传场
长出庭。截止到1988年初,农场为劳动服务公司还款40万元。劳动服务公司经理魏有康被吓跑,
至今下落不明。
1988年8月22日,农场把劳动服务公司改为工业总厂,办起了属集体所有制的印刷厂。实
际就是撤销了劳动服务公司。下管的纸箱厂,挂靠在松花江白酒厂。
三、动力设备科(原总务科)
1979年3月,农场组建服务大队,管理农场机关招待所、水塔、变电所、招待所食堂(原三
队职工食堂,因知识青年大批返城后,就餐人员较少了,故农场收归做招待所食堂)、托儿所、
话务班和锅炉房。1983年初,在企业公司化经营的高潮中,农场改服务队为生活服务公司。
1984年初,农场为了减少生活服务公司费用指标,增加服务公司的收入,把临街的农场办
公楼让给生活服务公司做招待所,农场机关又搬回原来的老办公室。1985年初,生活服务公司
有职工79人,其中固定职工59人,女职工43人。有三轮摩托1台,200千瓦柴油机组1台、320千
伏安变压器1台、高压线路0.5公里、低压线路10公里、电话线路28杆公里。
1985年9月1日,生活服务公司利用招待所和招待所食堂与哈尔滨科技大学联合办学。联合
办学到1985年年末结束。
1986年初,农场改生活服务公司为总务科。
1987年4月8日,农场托儿所从总务科分出,改为农场幼儿园,属科队级单位,归农场直管。
1987年8月末,总务科利用招待所和大食堂与柳河干部管理学院联合办学,名称定为培训分
部。联合办学到1989年末结束。1990年大食堂改锅炉房。
1987年12月12日,农场设水电管理所,归总务科领导。
1988年1月4日,总务科更名为动力设备科。动力设备科与水电管理所合署办公,统管全场
水、电及电设备安装、维修等项工作。
1989年农场把变电所划归食品厂管理,有利于食品厂用电。1995年8月,变电所又划归动
力设备科。
1996年初,改招待所二楼大会议室为康迈酒店,由个人承包经营。1996年末,康迈酒店个
人承包结束,交回动力设备科。
1997年11月11日,农场撤销电话总机。场内电话全部改为哈尔滨市内直拨电话。
2000年,动力设备科有在岗职工18人,负责农场水电管理和场区物业管理。
四、实业开发总公司
1993年6月,农场组建实业开发总公司。公司办公室设在招待所二楼,杨晓冬任总经理。
1993年末,有职工34人,有星光汽车1台,日产4吨榨油机1台,有临街营业室100平方米,经营
汽车和拖拉机配件,店名叫汽拖配件总汇。并在农垦九三分局开通了百利通传呼台。年末产值
达到75万元。
因经营亏损,1994年7月6日,农场决定撤销实业开发总公司。将其经营的汽拖配件总汇和
九三百利通传呼台移交动力设备科。
五、京通酒店
1994年5月10日,农场在京哈公路3公里处,建酒店一处,全名叫京通旅游实业开发总公司,
通俗叫法京通酒店。总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投资为600万元。京通酒店设有:车
库、包房、餐厅、舞厅、渔池、蒙古包六个。
1996年末,因京通酒店在两年的经营运作中一直亏损,农场将其出租给个人经营。到1999
年5月份,承租人在未交齐租金的情况下弃店出走。农场收回酒店,闲置至今(2000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