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借用矿电时期(1-967—1976)

第二节 借用矿电时期(1-967—1976)


1966年,农场积极办电,解决生产生活用电问题。通过农场向达连河煤矿申请,煤矿
党委以“工农联盟”的名义,同意接通达连河煤矿供电系统,并派煤矿机电安装队协助具体
施工。由安装队的技术人员帮助设计施工,有的零部件还要到达连河电厂加工,给予了大力协
作。
至1967年11月,农场的供电系统:内线、外线和低压、高压线路全部贯通,推闸送电一次
成功。保障了农场生产生活用电的需求。沙河农场的机关单位和居民住户全部安上了电灯,有
了充足的电力,每天晚上各家各户灯火通明,在当时也是一番风景。
农场架设由北场至南场的高压线路2公里;东西动力线兼照明低压线路2公里。农机修理、
打米等非田间作业实现了电气化。对农场的开发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由于达连河煤矿电厂服务对象是本矿生产生活,必保生产用电和
生活用电,在供电不足的时候,先停农场用电;在无政府主义闹得猖獗时期,电厂工人心有不
顺,就可以不问情由拉闸停电。因此,逢年过节到“关系单位”疏通“关系”的事就不可避免
了。后来煤矿用电量增加(开通了电力机车),农场经常停电,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和生活。
这个时期,农场居民用电不花钱,电费由农场同电厂直接结算。
农场有电工1人,由侯兆河负责全场机电安装和线路维修工作。没有发生什么机电事故,
有什么问题随叫随到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