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章 沿革
第一节 历史沿革
(一)日本开拓团(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五年)
伪满康德五年(一九三八年)日本军国主义为了缓和国内经济危机,达到长期占领东北,
进一步侵占全中国目的。组建了以关车侵略军为核心的移民开拓团,(移民多系征来的)进入
东北各地垦荒。仅铁力、庆城(即庆安)就有开拓团三十个,其中农场地区就有十个之多。具
体分布:一、上欧根开拓团分布在现十一生产队一带。
二、欧根河开拓团分布在现十二、十六生产队—带。
三、下欧根开拓团分布在现十三生产队一带。
四、志贺开拓团分布在现十四生产队一带。
五、红部开拓团分布在十五生产队一带。
六、五花训练所分布在现第五生产队一带。
七、第八青年垦荒团分布在现第八生产队一带。
八、韩家垦荒团分布在现第七生产队一带。
九、满铁机械化农场分布在现第十、第九生产队一带。
十、青少年义勇队大训练所,分布在现农场中片一带。它是铁力县十个开拓团中最大的一
个开拓团,下有十九个中队,其中六个中队从事农业生产,十三个中队从事工付业生产,三个
中队在第二生产队一带。它们一面进行垦荒建设,一面加紧训练,是日本侵略者的后备兵源,
每个移民都配有武器。这个青少年义勇队大训练所,即是一个开拓团,团部设在现在的农场场
部住区。以榆树做院墙,院内设有办公室,车队、仓库、医院、牢房等,门前设置岗哨荷枪实
弹,行人路过不敢斜视,稍有违犯,就拉入院内拷打,很少生还。这个团的管辖范围:南起一
站,北达依吉密河,西到老山头,东至福兴一队。共占地36,500 垧,其中可耕地23,100 垧,
只种植305 垧,一中队、二中队、三中队、十七中队、十八中队、十九中队,从事农业生产,
其它中队从事工付业生产和畜牧生产,农业生产基本机械化。时称拖拉机为“火犁”。一九三
九年种旱田300 垧,水稻 5垧,工付业生产都在铁力北山,有木器厂,粮米厂、食品厂、酱油
厂、修配厂、纸浆厂、砖瓦厂等。
这个团是康德五年(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五日移入铁力县的,全训练所共有训练生2,
734 人。都是从日本三府四十三个县中选征来的青少年,其中职员84人,只有一名中国人任中
语教员,所长是日本陆军退役的一个少将。它们在这里横行霸道。烧杀抢掠八年之久。一九四
五年八月十五日,跃武扬威一时的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当地居民在一气之下,把日本所
有住房全部拆毁。现在农场北山剩下的两楝住房因为中国人在里面居住,才保存下来。
(二)铁力荣军农场(1949——1952年2 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为了集训和按置革命荣誉军人,一九四九年春,在铁力成立荣
军农场,场部开始建在铁力镇西门里,不久迁址北山,该场的干部,由解放二团调进二十余名,
高于一任团长,张再民任政委,场部设有管理股(杨庆山任股长),生产股(夏治和任股长)
财务股()卫生队。下设四个农业生产队(王杨、桃山、二站、三站,一个水田队、三个
旱田队),一个马车队,一个副业队(烧砖、烧炭、制麻袋),初建时有荣军千余人,赴朝参
战送走三批,还剩五百余人,拥有拖拉机六台(德特四台),(—80二台),隶居东北荣军委
员会领导。五O 年春,举行建场庆祝游行,拖拉机披红戴花在前头运行,千名残废荣军,浩浩
荡荡排队后随,有的瘸子领着瞎子,瞎子背着瘸子,这些为祖国建设,身残志不残的游行队伍,
感动了沿街观看的群众。五一年初,进行大烧荒时,由于缺乏烧荒经验,一把火烧进林区,东
北日报以“小辣椒”为标题,进行了批评。他们当年开荒500 垧,建了部份营房。一九五二年
二月,遵照东北军区指示,将场的伤残军人大部复员回乡,轻伤体壮的青年军人转入学校读书,
主要干部调其他农场工作,农场做了移交。
以上资料由锦河农场工会主席徐凤祥同志提供,他是参加农场织建的同志。
(三)国营铁力机械化农场(1952年3月—1953年3月)
一九五二年三月,在铁力荣军农场的基础上,组建了国营铁力机械农场,隶属东北国营农
场管理局,这个场的工人是放下武器的国民党青年军人,当时叫做农场学员,(到教育好之后
叫农场职工),约计三百多人,场长戴春富(老红军)陈泰二位同志,场部有十余名党员,成
立了一个党支部,场部机关设有工会,青年团支部,行政设股,其中李景议、赵贵二位同志任
作业股正付股长,经理股长崔XX,付业股长夏治和杨青山,人事股长张XX,财务股长王汉相,
机务机师王兆田:机务队长高翼天,场部秘书佟XX,农业技术员傅XX. 农场以种地为主,耕耘
桃山、二站、三站、北山一带土地,机务队拥有八台拖拉机,两台汽车,耕种土地五百余垧。
成立一年,因为力量不足,一九五三年三月该场移交给省公安厅劳改支队,农场的干部大部调
出,少数送学校学习。(以上资料,由查哈阳农场付场长赵贵同志提供)
(四)公安厅林业劳改支队(一九五三——一九五四年)。
一九五三年春,在已撤销的铁力国营机械化农场的基础上,黑龙江省公安厅在铁力县,建
立林业劳改支队。支队部设在铁力北山,范万昌任支队长,王世杰任书记。下设四个大队,一
大队住铁力森工局森铁车站。二大队住朗乡。三大队住田升(既双丰)。四大队分布在二站、
三站、姜大犁、桃山。全支队共有劳改犯人五千余名。三个大队给林业伐木,一个大队从事农
业生产。劳改支队的任务是改造罪犯,创造财富,积累资金。但因犯人刑满释放,逐年减少,
森林伐区逐年远移,公安厅一九五四年决定把劳改支队调到伊春林区。劳改支队的土地房产大
部分交给王杨机械化农场,—部份到一九五五年冬移交给国营“十一”农场。
(五)王杨机械化农场(即铁力机械农场)(一九五四年——一九五五年)。
王杨机械化农场筹建于一九五四年,农场以王杨荒源为重点,接收了二站、三站、桃山劳
改支队的大部耕地,一九五四年春,成立农场。命名为铁力机械化农场。隶属省农场管理厅,
场长孙绍文(兼总支书记)白玉坤任总支付书记,律怀贵任工会主席,刘茂恒管生产,尹相文
管组织、人事,于俊泉负责财务基建。场部设在王杨车站北边(现十生产队)下设六个队,其
中一个机耕队,一个基建队,四个农业生产队,生产队的队部分设在前兴屯,董家窝堡,姜大
犁,三站等地。机耕队队长柴永生、基建队长唐永盛、姜大犁生产队长吕景林,铁道南水田队
长梁万仓,铁道北水田队长沈万章、三站生产队长韩希彦。一九五五年耕地面积1,548 垧,
粮豆亩产290 斤,年终营利3,600 元获得了当年建场,当年盈利的好成绩,一九五五年十月,
与农建二师四团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