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人口

第四章 人口民族

第一节 人口



建场初期(1958年)计有43户,248口人,其中大多数是省商业厅下放人员,原县联社马场
部分职工以及我们的家属。1959、1960两年,先后接收山东省东平、范县两县移民,山东临清
市支边青年,肇东军马场转场职工和部队转业军官加上盲目流入人员以及杜蒙自治县敖林公社
新兴大队的并入,使牧场人口骤增,1961年达到633户,4,767人,接近1958年人口的13.7倍。
1962年,新兴大队退回敖林公社,牧场只剩313户,2,583人。1965年,人口又逐年增多,主要
原因是县靠山种畜场双榆树分场,县小林子渔场的划入,红色草原牧场银浪羊场部分职工的调
进,加上人口自然增长,1968年末达到579户,3,027人。1969年开始,上海。哈尔滨,齐齐哈
尔等地城市知识青年相继来场,到1975年达到997户,5,421人,是建场以来最高峰。1979年开
始,知识青年分批返城,牧场又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了人口出生率,虽然从查哈阳农场
调进一批职工,但人口数字还是呈现波浪式的下降。1984年全场1,125户,5,238人,人口密度
为每平方公里约12人。
根据1982年7月1口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牧场计有1,044户,5,070口人。其中男性2,577
人,占总人口50.83%,女性2,493人,占总人口49.17%。和1964年人口普查比较,增加了2,994
人。
文化程度:大学毕业12人,大学肄业1人,高中毕业699人,初中毕业1,344人,小学毕业
1,699人,不识字和识字很少(包括12周岁和12周岁以上)947人,学龄前儿童370人。每千人拥
有的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大学毕业2.36人,大学肄业和在校生0.19人,高中毕业门7.86
人,初中毕业265.09人,小学毕业334.71人。
人口分布 1982年7月1日普查统计


人口变化 1981—1984


人口年龄结构 1984年12月31日


人口政治结构 198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