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59年

1959年



1月5日 根据省委指示精神,牧场的经营方针改为以羊、牛、马为主,多种经营,向综合
性畜牧场发展,搞十大养(羊、牛、马、猪、兔、驴、狗、鱼、蜂、禽),大办基地广开荒。
2月5日 驻泰康办事处在泰康东街建立。
建立猪场(现在的良种队南队),猪场(现在的良种队北队),牛场一队(现在的基建队)。
3月 开始实行三级管理(总场,分场、生产队),两级核算(总场、分场)。
4月2日 荒火起自金藤分场,向东北方蔓延,直至红色草原牧场。3日,火势随风回转,
奔向西南,把草原燃成一片灰烬。1人,18匹马死于荒火,一栋马舍被焚毁。场领导立即组织
十余名放牧人员,赶着一千余头黄牛到嫩江东岸(巴彦查干公社的太和大队)度荒。六月初人畜
安然归来。
场职工子弟小学在总场家属区西侧建立。学生7人,教师1人。
5月5日 由肇东军马场调入干部,工人十余名。
5月7日 总场成立党总支委员会,李泽任书记,分场设支部。
6月 奶粉厂建成。
9月1日 李泽在总场职工大会上发言,号召大家克服右倾,增产节约,建立省级猪禽生产
基地。
9月 从新疆购买的新疆细毛羊1,000只进场。
李泽与陈友宝县长等参加了由省委杨易辰副书记主持召开的镜泊湖会议,根据这次会议精
神,确定全场大力发展养猪业,口号是:“万头猪”,“百仔圈”。先后从拜泉、肇东、肇州
购入生猪七百多头。由于缺乏科学养猪知识,经营管理不善,饲料缺乏,致使生猪大批死亡。
到1960年8月,死亡猪861口。
总场机关设立行政办公室、人事科、计财科、生产科、基建科。
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杨易辰来场视察。号召大量开垦荒地,达到三自给(口粮,饲料,籽
种)。
从中长铁路沿线即将归国的苏侨手中,买进奶牛100余头,
9月20日 山东省临清市101名支边青年来场参加生产建设。
10月5日 山东省东平县湖区公社张楼大队移民29户(151人)来场定居。
11月初 自治县敖林公社新兴人队划归牧场,成为一个分场。
11月9日 解放军大尉邢银奎转业奉调来场,任副场长。
12月4日 8名转业军官从虎林调来。
各分场生产分工,四、六、七(现一、九、十)生产队为一个分场,养马、五、一、三生产
队,前牛队(现四、三队、林场、基建队)为一分场,养牛,二队(现七队)自为分场,养羊,八
队。九队(现良种队)为一分场,养猪;新兴分场专搞农业。
场名更为黑龙江省社尔伯特敖林西伯畜牧场。
成立工会,第一任主席为杜雨华同志(兼)。
战胜了马焦虫,控制了牛、羊疥癣病和羊痘。
本年度牲畜存栏数:牛1,533头,马1,224匹,奶牛225头,生猪870头,羊3,275只。
耕地面积2,500亩,播种面积2,180亩,其中粮豆作物1,350亩,总产量105吨。
牧业产值29.2万元,农业产值19.5万元,副业生产值6.3万元,工业产值2万元,计总产值
67万元。今年亏损23.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