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1959年的持续跃进

第三节 1959年的持续跃进



根据上级指示,场党委决定,牧场1959年牧业经营方针为:“以羊,牛、马为主,向综合
牲畜牧场发展,大搞多种经营”。上级又号召牧场搞“十大养”(牛,羊、马、猪、兔、鱼、
蜂、鸡、鸭)。8月4日,省委杨易辰副书记来场视察,号召“大开荒,农业生产要达到口粮,
饲料,种子三自给”。省委镜泊湖会议号召农牧场大力发展养猪,大搞“万头猪,百仔圈”。
为了赶上持续大跃进的形势,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场领导经过会议研究,对体制进行改
革。全场机关设行政办公室,人事科、计财科、生产科,基建科。把原来的两级管理改为场,
分场、生产队三级管理,把原来的一级核算改为场、分场两级核算。原来的四、六、七分场变
为马场领导下的一、二、三生产队,重点养马,原来的一、二、五分场,加上新建的牛队变为
牛场管辖的四、三、二、一生产队,重点养牛,原来的三分场变为羊场,重点养羊。6月在总
场院内建立了乳粉厂,秋天在总场北0.5公里,3公里处分别又办了鸡场、猪场。
1959年,总计买入奶牛100头,新疆细毛羊1,000只,生猪700口,年末牲畜存栏羊3,276只,
马1,224匹,黄牛1,533头,奶牛225头,生猪只剩206口,(生猪从进场开始团缺少饲料就不停的
死亡)。4月2日,着起大荒火,整个草原一片灰烬,烧死一名临时工,16匹马,焚毁一栋马舍。
场党委采取紧急措施,责成10余名职工赶着一千多头牛到远离牧场150华里的嫩江东岸进行春牧
一个月。秋天,马、牛,羊都发生疫病。场领导动员全体兽医人员积极奋战一秋一冬,年末终于
战胜了马焦虫,控制了牛疥癣,治愈了患痘的羊。
农业,开荒700亩,播种面积2,180亩,其中粮食作物1,350亩,亩产75斤。
这一年,从肇东军马场转进的职工,山东东平来的移民,山东临清市来的支边青年以及从
部队转业来的军官使牧场人口达到1,091人,职工增加到465人。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以后,
国营农场想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内就成为共产主义社会基层组织的典型”,集体农民也
想“提早进入共产主义”。在这种形势下,国营农场与附近的人民公社、生产队合并的事例到
1959年达到高潮,两厢情愿,由场、社协商,经省厅和县领导批准,1959年末,新兴大队就成
为本场的一个分场了。新兴大队人口1,617人,农民转为职工的400人,耕地2,408亩。
在经营方针上,既确定以羊、牛,马为主,又号召大力发展养猪,搞“万头猪”,“百子
圈”,又要求搞“十大养”。这种捉摸不定的方针,实属多重点,多重点就是没重点。它既阻
碍牧场的定型,也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分散。虽然场领导煞费苦心的指挥,全场职工披星
戴月苦战,也没有扭转亏损局面,年亏损28.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