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十年间牧场经营概况

第四节 十年间牧场经营概况



文革初期,由于牧场职工对党,对毛主席的热爱和领导同志对“左”的思想的抵制,牧业
维持了牲畜的放牧饲养,农业维持了春耕,夏锄,秋收,冬藏。1972年归黑龙江省农场局嫩江
分局建制后,生产逐步走向正确轨道,经营规模较之1966年大大发展。
绿色草原牧场农牧业生产概况
(1976年与1966年比较)


主要农机具、汽车拥有量
(1970年与1969年比较)


但是,文革开始不久,牧场的行政领导权就被造反派夺去了,党,团、工会组织完全瘫痪,
农垦“五条”,“十六条”被认为复辟资本主义的黑纲领,遭到批判而被唾弃,有些合理的规
章制度被视为修正主义的黑货被取缔,以大包干为中心的包,定奖的生产责任制被废除,基本
处于无政府状态。1967年,恢复等级工资制以后,大家捧着铁饭碗,吃着大锅饭,形成了干多
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再加上无休止地揪人、批判,斗争,二流子乘机偷懒,辛勤劳
动者不甘心养活别人。“6.29”职工,凭一张诊断书就可以病休半年,工资照发。抓生产的干
部不敢抓生产,怕被扣上“唯生产力论”的帽子。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1968年,农垦部门决定“国营农场的中小学毕业生已满劳动年龄,国
家没有分配其他工作的,农场可以吸收他们为职工,参加农场的生产劳动。”为此,农场就有
很多职工子女就业,加上1969年以后大批接收的城市知青,使牧场的劳动力急剧增加,由于缺
乏素养的劳动力增长过快,这就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生产的质量,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十年动乱与前九年之比较表(一)
(产值亏损工资)


从(一)表中,可以看到1958年——1966年九年间全场生产总值共934.8万元,1967年——
1976年十年间全场总值共1173.4万元,比前九年多了13.38万元,可是后十年的职工工资总额是
前九年的1.9倍。再看经营亏损数字,前九年共亏损202.2万元,后十年亏损668.16万元,是前
九年的3.3倍。这就说明了十年动乱期间,牧场职工人数多,生产率低,亏损额高。
从(二)表中,把1976年和1966年比较一下,问题更加明显。1976年全场农、牧工人数是
1966年的二倍多,可是人平均年总值1976年为960元,1966大为1,800元,这就说1976年两个工
人才能顶上1966年一个工人的产值。
事实证明,文化大革命对牧场生产经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1976年与1966年劳动生产率比较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