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畜牧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畜牧业发展概况



1958年,牧场的经营方针是以黄牛、马为主,当年从哈尔滨市周围各县购入1,740头黄牛,
从自治县和临近县买入300匹本地马,又通过小额贸易从苏联引进581匹杂种马。黄牛进场不
久就发生了牛肺疫,疫情逐渐蔓延,三个月时间共死亡,宰杀950头。到年末生畜存栏:黄牛
1,487头,奶牛178头,马851匹,公养猪131口,羊14只。
家庭农场牛群。张智慧摄


1959年9月,从新疆购入一千只绵羊。10月,引进的苏联杂种马爆发四号病(马传贫),全
场马匹被封锁。年初,根据省镜泊湖会议精神,场领导决定牧场大力发展养猪,口号是“万头
猪”、“百仔圈”。9月从拜泉、肇东、肇州三县陆续购入生猪700多头,1960年又购入生猪
2,743头。由于饲料不足。经营管理不善,生猪进场不久就不停地死亡,截止年末共死亡生猪
2,550头。因此,从1962年开始就不大批饲养生猪,年末存栏仅仅92头。1975年,在一队建立
一座砖瓦结构猪舍,把各队零散母猪集中一起繁殖饲养。因连年亏损,1980年3月停止经营。
同一年从泰来种畜场购入鹅732只,放在三队(今林场)饲养,因亏损,年末停止经营。1963年
从富裕、牡丹江,巴彦买入绵羊2,839只。建场以来奶牛头数年年增加,至1964年末,奶牛存
栏达685头,但因1959年建立起来的奶粉厂,奶粉质量长时间不过关,被迫停产,奶牛陆续大
批出售,1966年末,全场只剩奶牛15头。黄牛早在1963年就不大批繁育,年末存栏数为160头。
1963年开始,各种牲畜疫病大大减少,保活率大大提高。1964——1973年,黑龙江挽马和
东北细毛羊畜群质量明显提高。牧场参加了黑龙江挽马和东北细毛羊育种组织。按黑龙江挽马
育种规定,基本完成育种指标任务。东北细毛羊全部达到同质细毛,进入东北三省细毛羊育种
先进行列。
1974年9月,12日,因受比邻单位马传贫疫病影响,在健康马群中又发现了传贫马。到1975
年8月23日全场病马死亡与处杀共计68匹,使马匹生产开始下降,从此牧场把马匹生产控制在使
役范围之内,不再作为商品经营。1975年开始以羊、牛为主。1978年从三肇地区用健康马换回
黄牛2,000头。1980年从泰来种畜场以马换来鹿100头,因没有经验死亡严重,只饲养到1983年
年末。1981年从河北购入细毛羊8,539只。年末牲畜存栏羊14,208只,黄牛2,182头,奶牛118头,
马566匹。绵羊、黄牛头(只)数达到历史最高记录。
1958——1984年,27年间,牧场畜牧业12年盈利,计144.99万元,13年亏损,计149.11万
元。1983、1984两年连年盈利。
历年畜牧经营盈亏状况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