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防疫灭病 1962年以来,本场畜牧兽医人员对牲畜疫病始终坚持“防重于治”的方针。
1958年建场时缺医少药,只有两名中兽医,骑着马,挎着诊包到各个生产队巡回医疗。水
平不高,诊断不确,下药不准。
1959年,从苏联引入的苏联杂种马爆发马传贫,不久蔓延全场,当年死亡498匹。经东北
农学院、哈兽研、省食品公司、勃利马场的技师的会诊化验,于1960年确诊为马传贫,场领导
对全场马匹宣布封锁。场生产科长、兽医院院长、省食品公司陈非技师当机立断,立即调整马
群,首先把传贫马集中在十队(今六队)进行严密封锁,放牧使役都不许出队,疑似传贫马留在
本队和健康马隔离,继续观察。由于坚持了测温,诊断,隔离、封锁、消毒,灭虫,排除干扰,
毁灭病马尸体等八项措施,1960—1973年,14年时;司里死于传贫病的马仅仅23匹,1966—
1973年,8年间绝大多数生产队解除了马传贫封锁。在1959年马专贫爆发的同时,牛肺度爆发了,
一春一夏死亡黄牛950头。经过兽医人员执行八项措施,精心治疗,秋季基本平息。
1974年,由于对邻县邻场牲畜疫情缺乏警惕、疏忽大意,本场第二次爆发马传贫。1974—
1976年三年间,死亡、捕杀传贫马共604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兽医人员重新坚持测、诊,
隔、封、消灭、排、毁八项措施,1975年开始用“琼扩”方法检查“马传贫,收到成效,
1977,1978两年全场捕杀传贫马各两匹,1979年全场解除马传贫封锁。1933年发现一匹传贫马,
立即捕杀,以后再没有发现传贫疫情。
1977—1980年,牛患结核病先后计116头,由于发现早,治疗及时,全部得救。
1978年4月,对全场909头黄牛进行检疫,发现有牛肺疫症状的21头,疑似14头,全部捕
杀,阴性都注射了牛肺疫疫苗,根绝了疫情。
1983年,对全场12,866只羊作了布氏杆菌病检疫,发现阳性羊121只,全部捕杀;对阴性
羊都注射了疫苗。
牧场牲畜除了以上蔓延面广,时间长,死亡率高,大的疫病外,其它疫病也时有发生。如
马鼻疽,马腺疫,马沙氏杆菌病,羊痘、羊肠毒血症,羊捻转胃虫,羊口蹄疫,牛口蹄疫,牛
布病,猪瘟,猪肺疫,猪丹毒,猪五号病,仔猪副伤寒,猪气喘病,鸡瘟等,大多种都因兽医
人员发现早,隔离及时,治疗得法,波及面不大。
牧场的防疫灭病工作逐渐走上了正确轨道是从1963年开始的。1960年开始,省商业厅食品
公司陈非技师受厅命来牧场长时间蹲点,指挥本场兽医技术人员同牲畜疫病作斗争,取得了积
极效果。1962年,省厅接受了牧场领导的请求,调陈非技师来场,陈非技师来场后,对总场兽
医院,各生产队兽医室作了大量的组织完善工作,培训了一批又一批畜牧兽医人员,坚持了“
防重于治”的积极方针。他的细微认真的科学态度,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突出成效,给人们
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历年牲畜生产及产品上交统计表
历年牲畜生产及产品上交统计表